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主要表现在
A.“仁”和“礼”
B.“为政以德”
C.“仁”
D.“礼”
2018-11-0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先生之学……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该先贤是
A.程颢
B.朱熹
C.王守仁
D.李贽
2018-10-01更新 | 47次组卷 | 28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以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B.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C.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2018-10-01更新 | 455次组卷 | 105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材料表明
A.教育的功能是使人成为圣贤
B.希望人们放弃声名利禄
C.明确学生的最高学术目标
D.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道德
2018-09-07更新 | 192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5-2016学年内蒙古包头一中高二第一学期终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2018-06-09更新 | 8896次组卷 | 135卷引用: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历史学家钱穆曾说:若从现代观念言,朱子言格物,其精神所在,可谓既是属于伦理的,亦可谓属于科学的,其“科学”主要表现在
A.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
B.通过实践方式探求理
C.用伦理纲常维护统治
D.强调人具有正当私欲
2018-06-01更新 | 2028次组卷 | 36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北宋儒学大师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把“阳变阴合”这个根本矛盾作为引起事物发展的原因,在万物变化发展中使用了阴阳、动静、刚柔、始终、生死、善恶等一系列用语。据此,对《太极图说》评述正确的是
A.属于唯物主义哲学
B.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C.汲取了佛道的思想
D.完成儒学重建任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与该诗的观点最相近的是
A.格物致知
B.心即理也
C.经世致用
D.存天理,灭人欲
9 . 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提出,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黄宗羲则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这两种思想
A.都提倡为民请命的责任担当B.都曾被奉为官方学说
C.都反映了经世致用的学风D.都具有批判君主专制的意义
2017-10-30更新 | 213次组卷 | 32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三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10 . 有学者认为,孔子在中国历史的形象先后大致经历了被“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的过程,近似于七次洗礼。其中对于“僵化”形象理解正确的是
A.理学家们把孔子改造成“存天理,灭人欲”的政治说教者
B.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钳制了国人的思想
C.春秋时期孔子维护周礼,不知变通,以迎合时代需要
D.洋务派提倡“中体西用”,进一步强化儒家正统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