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一位哲学家:“他将佛家顿悟之说施用于中国儒学的思想体系内。”黄仁宇意在强调( )
A.董仲舒以“君权神授”发展儒学
B.李翱从“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儒学
C.朱熹以“存天理,灭人欲”提升儒学
D.王阳明以“致良知”强调内心修为发展儒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程颢、程颐认为“饥食渴饮,冬裘夏葛”是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生活需要,谓之“天职”。“若致些私吝心在,”,则“天职”便转化为“人欲”,“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因此要学会节制一己之私利的“人欲”这表明二程
A.主张克己复礼
B.倡导格物致知
C.重视道德修养
D.强调知行合
3 . 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最有可能受哪种思想影响?
A.孔孟思想
B.韩非思想
C.两汉经学
D.宋明理学
2019-08-13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实现了儒家的
A.道德化和宗教化B.政治化C.世俗化和普及化D.哲学化
2020-03-12更新 | 286次组卷 | 92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开始把世界本原、社会、人生融为一体,使中国传统思维中有了更强的思辨色彩,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对后世有重大影响。”这句话评价的应是
A.荀子思想
B.董仲舒新儒学
C.程朱理学
D.道家学说
6 . 秦始皇采纳韩非子“集权”学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宋代思想家提倡“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明末清初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这些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
A.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完善
B.便于提高君主的执政水平
C.推动了封建专制的发展
D.是自然经济发展的产物
2019-06-03更新 | 858次组卷 | 62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王阳明主张“致知格物”,并将其解释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正之谓也”。这表明他旨在
A.颠覆传统儒学的价值追求
B.维护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
C.强化名教伦理的社会功能
D.倡导发奋读书以明理匡世
2018-10-15更新 | 1161次组卷 | 2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中国哲学史上有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下列思想家中最可能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程颐
B.王守仁
C.朱熹
D.陆九渊
9 . 程颐在给程颢撰写的墓表中说:“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先生)得不传之学于遗经”。王阳明认为宋儒的格物致知误导世人很久,“致良知”才真的阐明了“千古圣圣相传的骨血”。这说明程颐和王阳明都
A.主张改造理学
B.重书本轻实践
C.强调学术创新
D.注重道统权威
2018-11-15更新 | 463次组卷 | 30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主要表现在
A.“仁”和“礼”
B.“为政以德”
C.“仁”
D.“礼”
2018-11-0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