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4 道试题
1 . 汉朝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宋朝程朱理学主张“天即理也”。二者本质的相同之处在于
A.倡导天人合一B.传承儒学精华
C.因时革新文化D.宣扬封建迷信
2 . 英国著名史学家李约瑟曾说:“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下列理学理论成果,最能佐证其观点的是
A.二程的“天理说”
B.朱熹的“格物致知”
C.陆九渊的“本心体悟”
D.王阳明的“致良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是王阳明提出的心学思想,意思是要了解宇宙的奥秘,达到对事物真相的认识,只须返视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可。以下思想或认识与其一致的是
A.格物致知B.实践出真知
C.存天理,灭人欲D.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2020-09-21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举行了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两派的争执主要表现为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B.理是万物之本原
C.求“理”的方式D.理学的作用
2020-09-1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在宋明时期,理学出现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个重要的分支。虽然二者的主张有明显的不同,但它们殊途同归。“同归”是指他们都
A.强调理的作用B.赞同知与行合一
C.压制人的欲望D.服务于现实政治
2020-09-10更新 | 344次组卷 | 18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出身于“灶丁”(煮盐工人)的王艮在经商致富之后潜心修学,成为王阳明的入室弟子,他主张“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王艮所收的弟子也颇多工商业者和市井小民。材料表明此时的心学
A.代表市民阶层利益B.呈现世俗化的趋势
C.反对君主专制制度D.超越时代发展要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一位哲学家:“他将佛家顿悟之说施用于中国儒学的思想体系内。”黄仁宇意在强调:
A.董仲舒以“君权神授”发展儒学
B.李贽从“人性自然”的高度理解儒学
C.朱熹以“存天理,灭人欲”丰富儒学
D.王阳明以“致良知”强调内心修为提升儒学
2020-09-0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南开中学2016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指的是
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
C.“天人感应”理论D.传统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2020-08-24更新 | 170次组卷 | 155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江口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南宋朱熹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学集大成者,曾言“万物皆有理”,“理便是仁义礼智”,是人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应“存天理,灭人欲”。该材料体现了古代文人的人格追求强调:
①追求人的道德修养②压制人的自然欲求
③重视人的社会责任感④注重“格物致知”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020-08-1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两宋时期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孔子、孟子、荀子B.程颢、程颐、朱熹
C.陆九渊、王守仁、李贽D.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