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此材料的观点意在
A.加强道德修养恢复内在善性B.提倡唯物史观启迪思维方法
C.利用外在天理约束后天欲望D.主张探究万物以明道德之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论语·卫灵公》记载子贡问道于老师孔子。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这一思想,理学家程颢曾经指出:“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可见,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倡“恕”道
A.主要是维护等级制度B.充分体现了对人的束缚
C.有利于和谐社会形成D.得到民众普遍自觉遵守
2021-05-07更新 | 288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南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备考金卷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这一言论
A.旨在阐释先秦儒家经书字句B.体现了理学世俗化和实用化倾向
C.批判继承佛道唯心主义观点D.反映了儒学神秘化和繁琐化特点
2021-05-05更新 | 31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终极猜题卷(新高考版江苏地区专用)
4 . 吕思勉评价古代某思想家时说,他于致用之学,以及孔门的经,极意考究。他要把天下的物,格得“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后“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该思想家应是
A.董仲舒B.朱熹C.王阳明D.李贽
5 . 北宋理学家张载曾亲自带领学生进行恢复古礼和井田制的实验,他们用儒家礼制净化民俗民风,并且按照《周礼》的模式,划分为公田、私田数井,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张载此举
A.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B.完成了儒学复兴大业
C.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D.体现了传统民本思想
2021-04-16更新 | 489次组卷 | 8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江苏卷)02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朱熹把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两种。天命之性是“专指理言”,理是纯善的;气质之性则是“理与气杂”,故有善有恶。为此,他主张
A.以天理来克制人欲B.善恶差别不能改变
C.存心养性发明本心D.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7 . “仁”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不同的思想家有不同的注解。下列关于“仁”的解释中,属于理学家朱熹新阐释的是
A.“仁”者“爱人”B.国君行政应该“志于仁”
C.“仁之美者在于天”D.“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报源泉
2021-02-25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象山年谱》记载:“时元晦为南康守……乃请先生登白鹿洞书院讲席。先生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毕,元晦乃离席言曰:熹当与诸生共守,以无忘陆先生之训。”陆九渊的讲席中使朱熹和众学生“共守”的是
A.格物致知B.伦理纲常C.发明本心D.知行合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王阳明与弟子之间的问答集《传习录》中最有名的一句话“满街皆是圣人”,在王阳明看来,无论是庶民还是圣人都有同样的心,但是他们都在私欲前止步,毫不怀疑圣人的权威性。而16世纪后半期的思想家李贽却把圣人的权威看作是问题,论述“夫圣人亦人耳……不能无势力之心;虽盗跖,不能无仁义之心”(《道古录》),努力把圣人平民化。两者思想的共同点是
A.体现近代民主思想的萌生B.体现反对君主专制主张
C.彻底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D.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10 . 嘉靖元年十月,礼科给事中在奏疏中说:“三代而下,论正学者莫如朱熹,近有倡为异学者,大率取陆九渊之简便,而以朱熹为支离。好高务名之士群然从之。宣严禁,以正士习。”材料中的异学
A.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提倡经世致用的思想
C.主张整治人心挽救统治D.糅合道家、法家思想
2020-07-04更新 | 27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汾湖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