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开始把世界本原、社会、人生融为一体,使中国传统思维中有了更强的思辨色彩,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对后世有重大影响。”这句话评价的应是
A.荀子思想
B.董仲舒新儒学
C.程朱理学
D.道家学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朱熹认为:“人生气禀,理有善恶。”由此可推知朱熹
A.强调纲常理论以维护社会秩序
B.认为人性的善与恶难以调和
C.相信提高修养可以扬善抑恶
D.初步完成重建儒学理论任务
2018-12-11更新 | 154次组卷 | 16卷引用: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主要表现在
A.“仁”和“礼”
B.“为政以德”
C.“仁”
D.“礼”
2018-11-0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王阳明主张“致知格物”,并将其解释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正之谓也”。这表明他旨在
A.颠覆传统儒学的价值追求
B.维护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
C.强化名教伦理的社会功能
D.倡导发奋读书以明理匡世
2018-10-15更新 | 1161次组卷 | 2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先生之学……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该先贤是
A.程颢
B.朱熹
C.王守仁
D.李贽
2018-10-01更新 | 47次组卷 | 28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2018-06-09更新 | 8895次组卷 | 135卷引用: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北宋儒学大师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把“阳变阴合”这个根本矛盾作为引起事物发展的原因,在万物变化发展中使用了阴阳、动静、刚柔、始终、生死、善恶等一系列用语。据此,对《太极图说》评述正确的是
A.属于唯物主义哲学
B.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C.汲取了佛道的思想
D.完成儒学重建任务
8 . 有学者认为,孔子在中国历史的形象先后大致经历了被“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的过程,近似于七次洗礼。其中对于“僵化”形象理解正确的是
A.理学家们把孔子改造成“存天理,灭人欲”的政治说教者
B.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钳制了国人的思想
C.春秋时期孔子维护周礼,不知变通,以迎合时代需要
D.洋务派提倡“中体西用”,进一步强化儒家正统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王阳明与友人的书信中说:“近世所谓道德,功名而已;所谓功名,富贵而已。”他有感于“世衰俗降”,发出“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的慨叹,遂提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心学论题。据此可知其心学理论
A.核心是强调认识与实践相统一
B.根植于小农经济主导的社会现实
C.主旨是培养君子道德端其志向
D.从哲学高度论证儒家伦理合理性
2017-06-04更新 | 294次组卷 | 24卷引用: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朱熹在兴复白鹿洞书院时,曾勖勉学生不要参加科举,不要只想追求利禄,即使是青衣紫袍满地皆是,也不要俯身去拾,而要向颜渊学习,居陋巷钻研圣贤经传,只追求明诚两进、敬义偕立。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书院教育与科举制的对立凸显
B.朱熹旨在宣扬“存天理,灭人欲”
C.理学思想出现反功利、重实学倾向
D.理学注重社会教化,有利巩固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