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6 道试题
1 . 宋代文人对于“宗族、责任、百姓、天下”等命题的探讨进一步深化。这些命题围绕“社会该如何治理,人心该如何安放才至妥帖”展开。这体现出宋文化的精神内涵是(     
A.兼爱非攻B.厚德载物C.天人合一D.家国相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朱熹曾为“明世系”“建祠堂”“祭祖先”等制定了行为规范。他专从儿童教育方面宣扬儒家伦理纲常,讲述“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徽州地区宗族的“族训”“族规”和“家典”的制定,基本上都是“推本《家礼》","元旦谒祖、团拜及春秋二祭,悉遵朱子《家礼》"的规定。这说明理学(     
A.具有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B.强调建立封建纲常伦理道德
C.已经成为正统的官方哲学D.倡导传统典籍中的复古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北宋前期的周敦颐指出“无极”是宇宙的本原,人和万物都是由于阴阳二气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相互作用形成的。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太极,并且指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周敦颐被视为宋明理学的开端,是因为他(     
A.最先认识到宇宙的本原B.使儒学上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
C.将阴阳五行融入到儒学D.提出“格物致知”的认知方法
2022-11-01更新 | 24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周口恒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朱熹反复提到:“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炼”,同样可以成为圣人。从中可以得知(  )
A.儒学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B.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
C.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D.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
2022-10-20更新 | 543次组卷 | 60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息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朱熹认为:....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与该思想主张最接近的是( )
A.“人人皆可以为尧舜。”B.“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C.“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D.“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陆九渊在谈及如何完善道德时说:“请尊兄即今自立,正坐拱手,收拾精神。自作主宰+万物告备于我,有何欠?据此可知,陆九强调道德性养的提高途径是(     
A.格物致知B.经世致用C.知行合一D.道德自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与朱熹、王阳明的“格物致知”不同的是,泰州学派代表人物王艮认为:格物致知无非就是说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个人身体是根本,而家国天下是枝节,并开始大谈“百姓日用就是道”。这一思想(     
A.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顺应工商市民利益要求
C.蕴含近代民主启蒙思想D.体现了家国情怀的观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宋代儒学家,兴起一股研究《易经》热,北宋时期的周敦颐专门写有《太极图说》主题,程颐和朱熹都专门为《周易》作注。这一现象的出现
A.体现儒学深受道教影响B.反映佛教与儒家有相通之处
C.促进儒学的哲学思辨化D.导致宋代儒学地位受到冲击
2022-06-05更新 | 1089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
9 . 程朱理学主张成就圣人和君子的理想,个人是圣人君子之道的起点。阳明心学的终极判断标准不是圣人之道而是具有良知的自我,个人按照自己的良知,真诚去做即可。这反映了
A.个人主义思想的兴盛B.阳明心学突破了理学的局限
C.新儒学存在尖锐对立D.理学注重个人的修养与素质
2022-05-24更新 | 467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理学家朱熹和陆九渊都一心一意向往着王安石的“得君行道”,在皇帝面前也侃侃而谈,俨然以政治主体自居,充分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气概。对照之下,王守仁除了正德元年《乞宥言官去权妊》一疏,因而被放逐龙场之外,其余奏疏多关具体事务,极少涉及朝政。出现这种转变的原因是
A.社会政治环境的变迁B.致良知以达圣贤之道
C.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D.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