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朱熹的评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注释的《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经典范本B.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
C.提出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D.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认为德性的根据在于知识,有知识就有德性。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认为德性的根据在于“良知”,良知是非善恶的标准。以下评述准确的是
A.都强调知识在美德形成中的主导性
B.都坚持德性在政治活动中的关键性
C.都重视道德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
D.都遵循逻辑在理论体系中的建构性
3 . 关于陆王心学的评述,正确的是 ( )
A.良知靠后天的学习才能得到B.是儒学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
C.把握“理”和求“理”的方法与程朱理学是一样的,即“格物致知”D.是对程朱理学的否定
4 . 下列关于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
②南宋的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③宋代理学是一种唯物主义思想
④理学的本质目的是为封建制度等级制度辩护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18-09-12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庆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必修三第一二单元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关于陆王心学的评述,正确的是(       
A.是对程朱理学的否定B.是儒学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
C.把握“理”和求“理”的方法与程朱理学是一样的,即格物致知D.良知靠后天的学习才能得到
2018-04-11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5周历史文科晚练
6 . 下列有关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评述,不恰当的是
A.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有本质区别
B.二者的主要差异在于求“理”的方法不同
C.二者都利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性
D.二者都重气节、品质、责任、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有积极作用
2018-09-07更新 | 284次组卷 | 17卷引用:人民版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检测卷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北宋儒学大师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把“阳变阴合”这个根本矛盾作为引起事物发展的原因,在万物变化发展中使用了阴阳、动静、刚柔、始终、生死、善恶等一系列用语。据此,对《太极图说》评述正确的是
A.属于唯物主义哲学
B.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C.汲取了佛道的思想
D.完成儒学重建任务
8 . 下列关于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形成的
②南宋的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③心学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转变
④理学和心学成为明清两代的官方哲学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019-01-30更新 | 524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0-2011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萧公权在评述某思想家时指出:“良知学说似远承孟子,而含有打破偶像、摇动传统思想权威之倾向。朝廷官吏视为邪说,东林首领顾宪成亦斥其不守礼教,一任心裁。”该思想家应是
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明
D.黄宗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明代《宋元学案》中评述说:“宗朱(熹)者诋陆(九渊)为狂禅,宗陆者以朱为俗学,两家之学各成门户,几如冰炭矣。……二先生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即使意见终于不合,亦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此评述意在
A.说明理学和心学家理论和实践不一致
B.认为陆九渊的思想是佛教思想
C.劝说朱熹和陆九渊停止互相攻击对方
D.说明认识和实践之间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