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中叶以后,王守仁标榜“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这引发了士大夫对君主圣贤偶像的怀疑,此后有些士大夫们一反陈规旧说,指责《论语》、直斥六经,张扬个性。王守仁的这一观点
A.肯定了人的自我价值B.是需学回归孔孟本源的体现
C.说明早期民主思想已经产生D.印证了儒学在危机中努力重建
2 . “仁”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不同的思想家有不同的注解。下列关于“仁”的解释中,属于理学家朱熹新阐释的是
A.“仁”者“爱人”B.国君行政应该“志于仁”
C.“仁之美者在于天”D.“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报源泉
2021-02-25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北宋理学家程颐指出:“民可明也,不可愚也;民可教也,不可威也;民可顺也,不可强也;民可使也,不可欺也。”他主张
A.爱护并教化民众B.学术为现实服务
C.阐释儒家的经典D.对君权进行制约
4 . 朱熹《朱子语类》中讲:“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先已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直待有了君臣父子,却旋将这道理入在里面”。以下解释忠实于材料原意的是
A.理是万物之源,存在于人的心中
B.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与天地同理
C.格物致知是认识天理的必由之路
D.天理与人心本质上没有根本区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朱熹的诗《观书有感》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该诗意在
A.赞美池塘优美的风景B.强调书法取法于自然
C.克制欲望来探究天理D.借自然现象说明事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所谓“天道”,泛指宇宙、天地、自然的起源和法则,而“人道”则是关于社会和人自身的道理。春秋战国时期,深入探讨“天道”与“人道”的关系,构筑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而建立了自然哲学丰碑的人物是老子。至宋明时期,儒学表现出佛道化倾向,其一是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构建儒学的伦理道德形而上学,其二是借鉴佛道二家的传教谱系,创立儒家学说的传道体系,即儒学的“道统”,其三是把佛,道教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相应的道德主张。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等

材料二   在宗法社会貌似坚硬的外壳之下,潜流暗动,社会风尚的变迁,社会伦理的背离倾向,商人地位的提升,文人士大夫遂情达欲的生活旨趣,虽然不足以立刻改变总的道德秩序和社会面貌,但却持续不断腐蚀和动摇着传统社会的基石。中国社会正在冲破传统,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摘编自袁行霈、张传玺《中华文明史》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老子关于世界本原的认识及其如何处理“天道”与“人道”的关系,概括宋明时期儒学佛道化的表现并予以评价。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明清之际思想领域“持续不断腐蚀和动摇传统社会基石”的思想主张并进行阐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吕思勉评价古代某思想家时说,他于致用之学,以及孔门的经,极意考究。他要把天下的物,格得“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后“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该思想家应是
A.孟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
8 . "人是万物的尺度"体现了普罗塔戈拉鲜明的人文主义倾向,它既否定了传统的神本主义,也破除了绝对权威主义。在哲学倾向上与普罗塔戈拉观点最为接近的说法是
A.老子主张"道法自然"B.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
C.朱熹主张"格物致知"D.王夫之主张"气者理之依也"
2021-04-2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面为朱熹所编儿童启蒙读物《童蒙须知》的内容简表。据此可知,朱熹
标题内容节录
衣服冠履“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需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
言语步趋“凡为人子弟,……父兄长上有所教督,但当低首听受,不可妄大议论”
读书写字“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
杂细事宜“凡饮食,有则食之,无则不可思索。”“凡喧闹争斗之处,不可近。无益之事,不可为”

A.提倡儒家士子的生活方式B.倡导“理”性的社会生活
C.主张完善官方基础教育体系D.宣扬“以民为本”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朱熹在《朱子家训》中提出:“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诗书不可不读,礼仪不可不知。”朱熹意在
A.适应皇权的需要
B.倡导重德修身
C.宣传“存天理,灭人欲”
D.维护纲常名教
2017-10-19更新 | 401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