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宋时期,新儒学思潮的振兴,促使“治学”与“从政”的沟通蔚为风气。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为旗帜,参与治理国家政事。他们将个人修养与天下国家之兴亡联系起来,将自我道德名节的完善视为最终目标。

——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主张。
(2)据材料二归纳出董仲舒的主要思想主张,董仲舒提出这一思想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新儒学”是指哪一思想体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儒学”的基本主张。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长盛不衰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程朱理学认为,“耳闻目见,饮食男女……喜怒哀乐之变,皆性之自然,今其(佛教)言曰:‘必灭绝是,然后得天真。’吾多见其丧天真矣”“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这表明程朱理学
A.赞同佛教的禁欲主义
B.对饮食没有道德规范的要求
C.认可道德规范内的人欲
D.认可私欲,主张个性解放
2019-01-30更新 | 315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国古代某思想家提出致良知。良知就是每个人心中的“天理”,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和践行,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叛逆色彩。这位思想家是
A.顾炎武B.王守仁C.王夫之D.朱熹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179年秋,朱熹来到面鹿洞书院旧址勘察,尽管当时白鹿洞书院的房屋“损其旧七八”,但“无市井之院,有泉石之胜”的四面山水的环境,还是深得朱熹之心,觉得是讲学著述的绝妙胜地,于是开始艰难复建毁于战火之中仅剩残墙断壁的白鹿洞书院。1180年,白鹿洞书院初步修复,朱熹自认洞主,率领郡县官吏、书院生徒赴书院,祭祀先师先圣,举行开学典礼。朱熹开讲《中庸》首章,他把《大学》《中庸》自《礼记》辑出,与《论语》《孟子》汇成“四书”,确定为白鹿洞书院的主要课程。朱熹倾心于书院的教学和管理,使得白鹿洞书院名声大噪,从而带动和促进了南宋书院的勃兴。书院也成就了朱熹,书院为朱熹著述讲学、研究理学、传播理学、培养朱门弟子提供了基地,书院成就了朱熹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的学术地位。

——据任文香《朱熹与白鹿洞书院》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修复白鹿洞书院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朱熹对中国思想文化的贡献。
2021-05-1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5月月考(临考押题密卷)历史试题
5 . 自宋初开始,众多学者掀起了一场儒学复兴运动,就宇宙万物本原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北宋中期的“二程”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
A.道理B.天理C.童心D.良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代理学家朱赢认为,人们道德境界的提升需要通过知明觉悟四个阶段,“知,谓识其事之所以当然;觉,谓悟其理之所以然”。这说明,朱熹理学
A.有利于激发人们的探索精神B.旨在强化儒家道德伦理观
C.认识到外在事物对人的影响D.注重培养人们的自主意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王阳明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李贽又说:“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这表明两者
A.都把孔子作为其批判对象B.超越了传统儒学思想范畴
C.思想观点具有一定关联性D.强调人性解放和学术自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普罗泰格拉曾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下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普罗泰格拉思想相似的是
A.宇宙便是吾心B.阴阳二气充满太虚
C.刚者不屈于欲D.致良知,知行合一
2021-07-0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面是某同学总结的宋代理学示意图,表格空白处应填写为
A.天人感应B.致良知C.格物致知D.君权神授
2020-11-11更新 | 9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上冈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南宋的某一知识分子群体对朝廷无力收复失地倍感失望,而且也非常明白北宋朝廷大兴变法的弊端。因此他们主张从基层入手,变革家族和村社,通过兴办学校和制作出版物来普及知识,建立一个更加理想的社会。由此可知,该知识分子群体
A.践行格物致知B.倡导天下为公
C.倡导基层革命D.倡导文教革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