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宋五子、朱熹的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     )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2021-10-09更新 | 637次组卷 | 104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     
A.构建新儒学体系B.提倡知行合一
C.强调社会责任感D.重建伦理秩序
3 . 朱熹主张“天地之间,理一而已”,并强调“物格知至”,可与圣人比肩。王守仁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下列对上述两位思想家主张的解读中,正确的是
A.二者对古代圣人的态度相左
B.王守仁的心学是对朱熹理学体系的补充
C.二者都把儒家学说提升到“天理”高度
D.朱熹重“物格”王守仁重“求心”都忽视“知行合一”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统治中国社会的儒教至宋朝已存在了1000多年。12世纪时又多了一个……他系统整理了儒家学说,使之上升到形而上学的高度。”这里的“他”最有可能是
A.程颐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
2019-01-30更新 | 6483次组卷 | 90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书院,因朱熹和陆九渊等曾在此讲学或辩论而成为理学传播的中心。朱熹和陆九渊的思想
①都是对先秦儒学的否定
②都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③都是对理学的发展
A.①错误,②③正确
B.①②正确,③错误
C.①②错误,③正确
D.①③正确,②错误
7 . 南宋时期,陆九渊在《鹅湖和教授兄韵》中云: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竞浮沉。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只今。诗中“易简工夫”和“支离事业”分别指
A.儒学   佛学B.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C.道教   儒学D.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他”肯定理离不开物,认识事物之理就必须“与物接”,所谓的格物穷理也就包含了接触自然界具体事物而认识其规律之义,含有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他”是
A.朱熹
B.陆九渊
C.王阳明
D.王夫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朱熹说:“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朱熹旨在强调
A.儒家自古以来就讲求个人的道德修养B.人的正常欲望是天理,超越于此的是人欲
C.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家一以贯之的思想D.人要克制欲望才能发明本心符合天理
2016-11-27更新 | 133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8—2019学年北京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考卷
10 . 北宋时期儒学家对佛道二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到南宋时期,这种批判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儒学统治地位动摇
C.南宋的统治者尊道礼佛D.南宋社会相对稳定
2016-11-27更新 | 142次组卷 | 19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