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宋五子、朱熹的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     )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2021-10-09更新 | 637次组卷 | 104卷引用:2015届海南文昌中学高三5月段考历史试卷
2 . 历史学家钱穆对朱熹的主张给予较高的评价,认为:“其精神所在,可谓既是属于伦理的,亦可谓属于科学的。”其中“精神”主要表现在
A.倡导唯物主义B.维护人的正当私欲
C.主张“格物致知”D.强调封建纲常伦理
2021-03-0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海南鑫源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近思录》记载了这样一段对话——问:孀妇于理似不可取,如何?曰:然。凡取,以配身也。若取失节者以配身,是己失节也。又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段话反映的思想是(   
A.孔子的礼教B.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C.朱熹的理学D.李贽的离经叛道
2021-03-0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海南鑫源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朱熹:“存天理,去人欲”

材料二: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三: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四: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材料五: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材料六: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材料七: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材料一中的“理”指什么?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
(2)在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朱熹、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 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朱熹曰:“这是天教我如此。饥便食,渴便饮,只得顺他。穷口腹之欲便不是。盖天只教我饥则食,渴则饮,何曾教我穷口腹之欲?”朱熹所要表达的本意是
A.压抑人的自然欲求B.合理需求符合天理
C.人欲与天理相一致D.摒弃人的一切欲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一位大学者的诗日:“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生意”的根源,也就是“天地生物之心”,藉以识“理”。与此思想观点最为接近的是(   )
A.格物致知B.致良知
C.心即理也D.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8 . 南宋理学家朱熹的外祖父祝确所经营的商栈、邸舍(即旅店)、酒肆,曾占据歙州城一半以上,人称“祝半城”。朱熹一生的著作都由祝家书坊印销,出版收入相当于七八十万两银子。这表明南宋时期
A.文化与商业发展相互促进B.坊市制度已完全崩溃
C.程朱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D.区域性商帮实力雄厚
9 .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指的是
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
C.“天人感应”理论D.传统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2020-08-24更新 | 170次组卷 | 15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海南省海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历史试题
10 . 葛兆光先生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的著作就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的实现。”据此可知朱熹
A.完成儒家体系重建B.用理学压抑人性发展
C.主张儒学的世俗化D.阐发知行合一的准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