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
B.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
C.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
D.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017-10-01更新 | 290次组卷 | 30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发展过程中因时而变,下列相关阐述表述正确的是
①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早期儒学
②西汉汉武帝时期开始成为正统思想
③两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
④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3 . 有学者认为,明朝后期的人文主义思潮以王艮、李贽等人为代表,他们反对封建礼教,要求行为自由;鼓吹人欲、私欲,要求物质利益;肯定心性无别要求贵贱平等。这一思潮
A.属于西学东渐的产物
B.表达了民主政治诉求
C.是对理学思想的创新
D.强调了人的自我价值
4 . 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肯定了社会中人们的正当私欲。他们提出天理和人欲的统一,人们的欲望和利益追求是符合天理的正当追求。这一思想(        )
A.是对程朱理学的传承和发展B.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C.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D.说明了社会道德的沦丧
5 .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2016-11-18更新 | 1340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东济宁梁山二中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19-20高三上·江苏南通·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李贽讲“人必有私”,并说“势利之心,亦吾人禀赋之自然”“天下尽市道之交也”;黄宗羲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盖皆本也。”这两种观点都
A.体现了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
B.表达了反对君主专制的主观愿望
C.批判了理学家们的虚假说教
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
7 . 明末清初产生民主思想的根本原因是
A.抗清斗争的高涨
B.对文字狱的抗争
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D.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
8 . 明清之际,一批思想家挑战正统、批判专制、发展儒学,开启了近代思想启蒙的先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

——《藏书·总目前论》

材料二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废弃)矣。

——《顾亭林诗文集》


(1)请写出材料一、材料二的作者各是谁?材料一、二各体现作者什么主张?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两则材料政治主张的相同点。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三位思想家主张的进步意义。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进步思想的经济因素?
9 . 鸦片战争后,“新思想”萌发了,对于“新”的主要含义,同学们提出下列四种观点,你认为最正确的是
A.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
B.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
C.推翻清政府,改革国家体制
D.“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10 . 《明夷待访录》中记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体现出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2016-11-27更新 | 333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0年黑龙江绥滨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