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董学是兼蓄内外、圣王之精髓的,是真正的儒家。中国思想史上,董仲舒的特别之处就在于,第一次建构出天的本体系统,并通过天道的阴阳、五行来言性情、释人事,以为现实的政治伦常生活寻求正当性与合理性。他具体地阐述了天人之际的关系结构,有效地证明出天与人相感应、相附和的机制、中介和路径,指出了天人沟通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摘编自余治平《唯天为大》

材料二 明清之交,国破家亡。顾炎武、黄宗羲痛心之余,对中国的文化,包括政治制度与思想方式,均有深刻的检讨。其破陈立新的精神对嘉靖、万历以来的文化风气有传承,但也有批判;这种精神,堪称中国近古以来的一段启蒙精神。如果没有清廷严酷的威权压制,斩断了这样的反思检讨与创新尝试,中国文化后来的演变,或未必再有三百年的僵化。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


(1)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对先秦儒学发展之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之际儒家新思想出现的原因。
2 . 康熙摒弃了天降祥瑞的虚浮学说,而把“地方收成好、家给人足”视为“莫大之祥瑞”;习近平也特别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下列与材料意思最为接近的思想是
A.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思想B.天人一理,格物致知的思想
C.致良知,知行合一的主张D.兴实学、明道救世的经世主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500来年中国经济伟大复兴: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



围绕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019-06-04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2019届高三文科部分押题历史试题
4 . 明朝后期的李贽“离经叛道”,自称异端,向正统思想的挑战,文艺复兴时期的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二者本质上反映:
A.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个性解放的要求B.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和没落
C.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D.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对通俗文化的要求
2019-01-30更新 | 162次组卷 | 47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崀山培英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5 . 儒学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孔子坚信道德和政治不可分离,政治即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控制。在孔子那里,“政”之语义源头是“正”,显然含有浓厚的道德寓意。他甚至直接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又说:“为国以礼”。孔子并不愿意像法家一样,为执政者提供一整套的机构组织及法律设计,他始终相信道德的力量,以及道德表现形式——礼的力量。

——宋石男《孔子的历史和历史的孔子》

材料二: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选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三:如果一种思想成为拥有权力的意识形态而笼罩一切,这时,会有一些空洞的套话反复,这些话语不仅会常常写在书里而且会成为背诵的教条,甚至当作生活的金科玉律……我曾经相当注意明代和清朝初期,皇权运用普遍主义的真理观念对思想的垄断和遏制。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孔子的治国理念及其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董仲舒的孔子”和“朱熹的孔子”的理解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界存在的问题,概括这一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2018-06-07更新 | 1342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邵东县第一中学、娄底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明清之际抨击君主的思潮“无需借助文本的传播,主要是口耳相传,也不受官员士大夫和道德的规范,按照实际生活表现民众的真情实感,编成各种民歌、民谣等,在通衢闹市演唱、传播,以致从官员到民众对皇帝非议成风”。这实际上是
A.人们对当时封建秩序的大力抵制
B.民众追求民主政治的体现
C.封建小农经济逐步解体的反映
D.市民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2018-05-28更新 | 556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高考班)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在整个社会全面铺开,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同时也在基层民众中浇灌出以奢侈和时髦为导向的欲望之花。对“人欲”的肯定成为这个时代精神最突出的标志。庶族地主和富裕农民的心声体现在士大夫们“农商皆本”的舆论中,李贽对程朱理学大加鞭挞,称“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通过对人之私欲的肯定,明朝人否定了皇帝一己之私的所谓天理之公。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文化反思派对君主进行了最严厉的批判,提倡君臣平等,主张限制君权。明清思想家的主张,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文化的束缚,最终在文化专制政策的高压下黯然失色。

——摘编自李宪堂《明清思想的背景、线索与问题》

材料二   15-18世纪,是西方新的自我意识和人类自主观念兴起和发展的阶段。…当文艺复兴的个人精神进心中学领域时,马丁路德以《旧约》严谨的道德力量为武器,挑战罗马教皇的权威…启蒙思想家在科学、理性和经验事实的武装下投身到与教会教条和中世纪黑暗的斗争中去石孟德斯鸠试图找到孕育政治自由的原则。伏尔泰宣扬个人自由,讽刺法国君主和罗马天主教会。启蒙运动的遗产对欧洲和欧裔美洲社会产生了旷日持久的影响力

——摘编自理查德・塔纳斯著《西方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思想家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该时期西方思想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西方思想对当时社会发展有何不同影响。
2018-02-23更新 | 349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崀山培英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8 . 有学者认为“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朝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是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新的经济形态”微弱是由于商品经济水平落后
B.“先天不足”是指思想家的思想缺少必要的社会基础
C.“时代性的缺陷”是指没有提出象征时代发展趋势的思想学说
D.“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说明早期启蒙思想并不具备启蒙作用
2018-01-18更新 | 198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崀山培英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9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提到:“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不过这并不表明明清两代便是历史的倒退,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应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不过与西方相比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罢了。”从思想角度看,材料中“革新与发展”不包括
A.“天道行而万物顺,圣德修而万民化”
B.“其欲即天之理,其理即人之欲”
C.“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
D.“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
10 . 乾嘉学派是康熙中期之后兴起,在乾隆、嘉庆时期达到鼎盛的学派,其通过训诂、校勘、辑佚、注释和辨伪等方法对中国流传下来的传统古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总结,实质是一场经学复兴运动。乾嘉学派的兴起
A.是经世致用之学的发展与深化
B.为近代学术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角度和科学的方法
C.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摆脱传统束缚的强烈愿望
D.有利于统治者在知识界推行文化专制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