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的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④封建王朝专制主义的腐败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019-05-21更新 | 108次组卷 | 36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博林布鲁克(1678﹣1751)通过了解中国文化,找到了中国存在原始自然信仰的证据,认为这种信仰“不是天神论,也不是偶像主义,而是‘自然的道理,”,“孔子……所谓‘天,就是‘自然7,所谓'天道,就是‘自然的道理,”。据此,他猛烈攻击基督教的注疏家和神学家是“为上帝制造谣言的人”。伏尔泰说我已经仔细读了他(孔子)的……我夺其中只看到纯粹的道理,而丝毫没有骗人的东西。”而所谓骗人的东西,“系指一切不合理的事物,如神的启示、神学、形而上学之类”。学科全书派的重要人物霍尔巴赫(1723﹣1789)从儒学的伦理政治文化中,找寻到反对法国和欧洲野蛮君主专制制度的依据,认为“中国可算是世界上所知的唯一将政治的根本法与道德相结合的国家”,“欧洲政府非学中国不可”。于是,欧洲出现了蔚为壮观的“中国文化热”。

——据姜林祥《儒学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等整理

材料二   在欧洲的启蒙时期,许多的思想家都从耶稣会士译介的儒学著作里汲取灵感,充分发掘儒学的精蕴,与此同时,儒学大本营的国度里正经历明清交替及清朝巩固与强盛的时局变换,一些启蒙思想家针对明末封建君主专制的残暴性和腐朽性,提出尖锐的批评,并提出了带有民主性和人民性的新思想和新理论。梳理其言论主张,他们也是从儒学的经典里寻才七批判的武器。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一批思想家重拾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精蕴,一致把矛头指向君主制度……相距万里之遥的中国和欧洲,一些思想家们皆从儒学中寻找到批判现实的理论武器。此固然因于儒学自身中所存在的“理性之光”,但更重要的应在当时的现实条件中寻找能够接纳儒学的基础。

——摘编自谈家胜《17、18世纪中西启蒙思想家取用儒学精蕴及其影响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8世纪中西启蒙思想家思想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启蒙思想家取用儒学精蕴现实基础的不同。
3 . 阅读下列材料
中西方历史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既有差异又有相似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6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西欧古希腊涌现出普罗塔哥拉、苏格拉底等人文主义思想家,形成欧洲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
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朱元璋:实行八股取士制度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规定:信奉基督教之外的异端为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1231年天主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对宗教异端进行侦查、审判和裁决。
18——19世纪严复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孟德斯鸠认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是人的理性体现。


(1)依据材料,分别概括三个阶段中国和西欧思想发展史的共同历史特征。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严复的主要思想主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不返本开新,不接续源头活水,综合创新便会食多不化,推陈出新就会迷失方向:不综合创新,不引进众家异说和外来文明,返本开新便会泥古不化,推陈出新就会乏力苍白;不推陈出新,不致力内部创造,返本开新就会徒说空话,综合创新也会主体不明。因此,“三新”之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则儒学的继承与创新庶几可以顺利进行。

——牟钟鉴《儒学继承与创新的三种途径》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古代儒学的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5 . 明清之际,思想界及文学界不断强化“贾而好儒”、“亦贾亦儒”的新动向。同时,不少商人结交儒林,真心问学,慨然捐资,与儒士一道共襄文业,同赞义举。材料意在说明
A.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B.经济发展推动文化变革
C.统治集团的腐朽没落
D.经济发展改变社会观念
2018-10-26更新 | 256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历史期末复习模拟测试
6 . 先秦以来的人性理论大多对人性之私进行了否定与批判,主张“去私心,行公义”。宋明理学人性论更视“私”为邪恶,强调公私之辩。而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则明确提出人性自私说,肯定个人物质利益微的合理性.强调个体的价值与地位。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A.社会风气败坏,世人追求享乐
B.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C.商品经济发展,专制统治强化
D.思想统一的局面被打破
7 . 明清之际抨击君主的思潮“无需借助文本的传播,主要是口耳相传,也不受官员士大夫和道德的规范,按照实际生活表现民众的真情实感,编成各种民歌、民谣等,在通衢闹市演唱、传播,以致从官员到民众对皇帝非议成风”。这实际上是
A.人们对当时封建秩序的大力抵制
B.民众追求民主政治的体现
C.封建小农经济逐步解体的反映
D.市民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2018-05-28更新 | 556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邹平双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二)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在整个社会全面铺开,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同时也在基层民众中浇灌出以奢侈和时髦为导向的欲望之花。对“人欲”的肯定成为这个时代精神最突出的标志。庶族地主和富裕农民的心声体现在士大夫们“农商皆本”的舆论中,李贽对程朱理学大加鞭挞,称“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通过对人之私欲的肯定,明朝人否定了皇帝一己之私的所谓天理之公。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文化反思派对君主进行了最严厉的批判,提倡君臣平等,主张限制君权。明清思想家的主张,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文化的束缚,最终在文化专制政策的高压下黯然失色。

——摘编自李宪堂《明清思想的背景、线索与问题》

材料二   15-18世纪,是西方新的自我意识和人类自主观念兴起和发展的阶段。…当文艺复兴的个人精神进心中学领域时,马丁路德以《旧约》严谨的道德力量为武器,挑战罗马教皇的权威…启蒙思想家在科学、理性和经验事实的武装下投身到与教会教条和中世纪黑暗的斗争中去石孟德斯鸠试图找到孕育政治自由的原则。伏尔泰宣扬个人自由,讽刺法国君主和罗马天主教会。启蒙运动的遗产对欧洲和欧裔美洲社会产生了旷日持久的影响力

——摘编自理查德・塔纳斯著《西方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思想家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该时期西方思想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西方思想对当时社会发展有何不同影响。
2018-02-23更新 | 348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明清时期兴起的实学思潮把儒学经世传统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为救亡图存而进行务实革新。这说明了
A.儒家思想蕴含着实用主义精神
B.实学逐渐成为当时思想主流
C.崇实致用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D.实学对儒家思想的彻底否定
2018-02-17更新 | 7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历史试题
10 . 毛佩琦教授说:“我概括明朝到清朝这个大变革有两句话,叫作明朝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清朝在强盛中走向僵化封闭。”从文化演变的角度看,下列各项中符合明朝“走向活泼开放”这一判断的史实包括
①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
②出现思想批判思潮
③科举演变为八股取士
④众多世情小说勃兴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18-02-13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