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家,在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新的价值导向——经世致用。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B.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C.反映了当时中国资产阶级的要求
D.提出了反对封建制度,改造社会的主张
2019高二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价值层面,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同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一变化说明
A.社会经济发展与思想文化变化息息相关
B.明末儒学的发展体现出世俗化为主流
C.明末儒学家们否定宋明理学的价值观念
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长远的发展
2019-04-22更新 | 10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年4月27日 《每日一题》必修3-周末培优
3 . 先秦以来的人性理论大多对人性之私进行了否定与批判,主张“去私心,行公义”。宋明理学人性论更视“私”为邪恶,强调公私之辩。而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则明确提出人性自私说,肯定个人物质利益微的合理性.强调个体的价值与地位。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A.社会风气败坏,世人追求享乐
B.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C.商品经济发展,专制统治强化
D.思想统一的局面被打破
4 . 重农抑商政策的政治文化核心便是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思路,而现代的政治和封建传统政治文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民主的价值规范。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虽然提出了民为国之本,但却从未提及人民自身的政治权利。材料主要表明重农抑商政策
A.是现代政治和封建传统政治的根本区别
B.使民主的价值规范缺乏历史的积淀
C.对我国的现代民主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D.是古代统治者惯行的基本治国之策
5 . 先秦以来的人性理论大多对人性之私进行了否定与批判,主张“去私心,行公义”。宋明理学人性论更视“私”为邪恶,强调公私之辨。而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则明确提出人性自私说,肯定个人物质利益、欲望的合理性,强调个体的价值与地位。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A.社会风气败坏,世人追求享乐
B.西方民主思想促进思想启蒙
C.商品经济发展,专制统治强化
D.政府放松对思想文化的控制
2018-04-09更新 | 700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8年5月6日 每周一测——《每日一题》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必修3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内圣外王一词,最早见于道家著作《庄子·天下篇》: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虽然内圣外王是由道家最先提出来的,但是儒家却将它进一步阐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人生理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内圣是指个人通过提高自身的心性修养而达到的一种高尚境界或者说是理想的境界;外王是指个人把这种高尚的心性修养推广到自身以外的社会领域,用这种高尚的心性修养来治国安民。儒家在其历史嬗变过程中……“内圣外王在不同的时期,其侧重点也不尽相同的。

——摘编自张立阳《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材料二 儒家的“内圣外王”体现了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儒家很重视人的社会本性,荀子说:“人生不能无群。”马克思也曾经说过:人无非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是建立在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每个人都想实现自我价值,然而这个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在这种情况下,当自我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时,才是有意义的,才可以说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儒家“内圣外王”道德与政治的统一。儒家思想是一种伦理道德思想,又注重对民众的教化,那么怎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呢?这就要将这种道德思想与国家政治相结合。才能把这种道德思想落实到现实之中。这种道德与政治的统一最好的例子就表现在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点上。孟子说:“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离娄认为个人修养只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才有资格治理国家……内圣外王思想作为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思想财富……通过内圣外王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自强不息、积极有为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

——摘编自张立阳《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材料三 在东西方文化中,内圣外王哲学王是两个绕不开的概念。二者发轫早,源流长,影响深远。哲学王是柏拉图政治思想中的核心观念,也是柏拉图一生的信念。由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国这一乌托邦愿景,影响一代又一代西方思想家,亚里斯多德较乃师更为现实,但是也没有绕过哲学王”……谁可以内圣外王,谁能成为哲学王?柏拉图将除去哲人、知识阶层以外的阶级排除在权利中心以外,认为哲人是少有的,只有具有伟器的人方可为之,毫无疑问,这是精英主义。由精英统治庸众。东方则不然,孟子认为,人皆可以成尧舜,无所谓贤或者不肖,是不为非不能,不仅告诉你可以成为智慧人,而且告诉你方法,比如慎独修身。所以东方无所谓精英,只有士大夫,不是坐而论道脱离群众,而是引导群众,发智明德,使努力向学,大家一齐动手,最终天下大同

——摘编自《联合参谋学院》


(1)根据材料一的观点,联系所学知识,指出宋明理学与明清儒学是怎样表现“内圣外王”的。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内圣外王”思想的特点与柏拉图的主要贡献。
(3)根据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内圣外王”思想与“哲学王”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2017-12-08更新 | 473次组卷 | 6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23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7 . “明清之际,旧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与新的先进的价值理念发生了激烈的冲击和碰撞,社会面临着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价值冲突和社会转向。”导致材料中“碰撞”“转向”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黄宗羲等人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B.理学思想日益走向僵化
C.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加强
D.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