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黄宗羲的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黄宗羲在《原臣》中说,父子是先天的血缘关系,君臣则是后天的契约关系,是在“为天下”的前提下结成的君臣共同体,君主若不能“为天下”,臣可视君为路人。这说明黄宗羲思想的实质是(     
A.倡导君臣平等的契约关系B.抨击君主专制
C.否定儒家思想的权威地位D.信守君臣父子的传统观念
2022-10-26更新 | 1026次组卷 | 2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还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顾炎武、王夫之也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这些思想的出现(     
A.缘于当时社会的剧烈动荡
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C.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D.表明政府放松对思想的控制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

——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

材料二   如果一种思想成为拥有权力的意识形态而笼罩一切,这时,会有一些空洞的套话反复,这些话语不仅会常常写在书里而且会成为背诵的教条,甚至当作生活的金科玉律……我曾经相当注意明代和清朝初期,皇权运用普遍主义的真理观念对思想的垄断和遢制。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武帝为巩固中央集权国家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以及该措施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界出现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守仁、李贽、黄宗羲针对上述问题各自提出的主张。
2022-02-2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高中发展共同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返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中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其认为真正末业系耗损浪费社会财富的行业,有助于增加社会财富的一般工商业同农业一样重要。这一思想
A.源于世儒的保守落后B.确立了工商皆本政策
C.表达了经世致用主张D.是新经济萌芽的反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朱熹认为“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黄宗羲认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他们意在
A.提倡节俭思想B.强调民本思想C.主张依法治国D.批判君主专制
2021-10-27更新 | 228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有为佛而货者,有为巫而货者,有为优倡而货者,有为奇技淫巧而货者”,这种奢侈型工商业“皆不切于民用”;而“兴民利、厚财源”的新型工商业,“常使千万财用,流转无穷”。这一思想
A.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完全否定B.对所有的工商业一概反对
C.符合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D.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7 . 明末清初,黄宗羲主张,国家之根本在于制度建设,但其目的不在于维护帝王统治,而在于利于天下万民;通过完善“学校”制度和拓宽“取士”渠道使民众参与政治事务。由此可知,黄宗羲
A.发展了传统的儒家政治思想B.宣扬了儒家教育理念
C.抨击了科举选拔人才的弊病D.颠覆了传统儒家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以下言论中,体现明末清初黄宗羲思想主张的是
A.“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B.“一理之实,而万物分之以为体”
C.“天理即是良知,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
D.“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及其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为封建帝国找到更为适用的政治理论。……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宋代,理学家们通过对所控制的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将科举考试的内容逐渐收缩到儒家学说的核心上来。与之相配合,注重蒙学教育的教材和读物的编写,通过儿童时期特有的认知特点,将儒家价值观念传播提前至儿童时期。更难得的是,宋代注重族规家训的编纂,士大夫为了使家庭、家族得到长久地延续,运用儒家三纲五常规范族人、家人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习惯,将儒学的原则和制度渗透到民众的生活中,促进了儒学的世俗化和社会化。

——摘编自《浅析宋代儒学社会化的新途径》

材料三   黄宗羲在全面批判君主专制种种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社会改革理想,表现了思想创新的理论勇气。特别是他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重要政治命题,这一命题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天下”是人民共有的,而非君王一家一姓所私有;二是天下大事应由人民当家作主,而不应由君王一人垄断;三是君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君由民推选出来为天下兴利除害,因而必须尽心尽力为民服务。

——摘编自吴光《黄宗羲的社会批判精神》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儒家思想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儒学社会化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黄宗羲“社会批判精神”的主要内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开篇阐述了人类设立君主的本来目的是“使天下受其利”“使天下释其害”,然而后来的君主却“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益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故其认为“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以下主张符合黄宗羲思想的是
A.废除君主制度B.君臣共治天下
C.实行君主立宪D.提倡公平法治
2020-12-03更新 | 221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八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实验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