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材料体现的主张是
A.人民主权B.人非工具C.天赋人权D.三权分立
2 . 国家治理

材料一   《孟子·尽心章句下》:“得乎丘民而为天子。”《荀子·王制篇》:“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韩非子·有度》:“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辟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材料二   公元前454年,罗马元老院被迫承认公民大会制定法典的决议,设置法典编纂委员10人,几年后制定了《十二铜表法》,体现了古罗马的治国思想。《十二铜表法》第九表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第十一表规定:“禁止平民和贵族通婚。”

材料三   法国学者维吉尔·皮诺在《中国及其哲学思想在法国的形成》中指出:“如果不是思想发生动摇,人们就不会接受外国的影响。”正因为这样长期积累起来的对现状的不满,才使法国的人们开始另辟蹊径,想从远隔重洋的中国国家治理上得到某种启示。其中孟德斯鸠认为中国的专制君主比较有节制,承认传教士和伏尔泰交口称赞的皇帝提倡耕织、兴修水利、设置谏官,具有限制暴政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合材料二,归纳中国先秦与古罗马治国理政思想的相似点。
(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评析“法国一些思想家推崇中国国家治理”这一现象。
3 . 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表明他主张
A.以法治保护宗教自由
B.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C.废除封建财产私有制
D.以契约保障个人自由
2019-10-01更新 | 457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1届北京市高三起点考试历史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社会转型是一种社会质变,指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整体性的变革,包括社会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思想文化的变迁,15-16世纪是一个公认的西方历史分水岭“社会转型期”,它标志着中世纪与近代之间的分界。但有学者却认为这一时期理性精神仍然受到压抑,西欧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西欧社会真正的变化是从17世纪才开始的,到了18世纪中叶以后,一个全新意义上的近代西方社会才真正产生。因此,西方中世纪和近代的真正分水岭,严格来说不应该放在15-16世纪,而应该放在17-18世纪。

——赵林《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

选择材料中的一种观点,从社会转型角度运用史实多方面地论证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启蒙思想家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他们以生动的文笔,通过戏剧、小说等形式,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下列人物与成就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孟德斯鸠——法国——三权分立B.卢梭——-德国一一人非工具
C.洛克——英国——《论法的精神》D.伏尔泰——法国——君主专制
6 . 河南安阳西高穴曹操墓和江西南昌刘贺墓都是近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

西高穴曹操(155~220年)墓
海昏侯刘贺(前92~前59年)墓
墓葬位置
只符合部分文献记载(注:文献中关于曹操墓位置有多种记载)
与文献记载一致
墓葬形制和结构
与当时王侯级墓类似
符合汉代列侯墓的规制
出土器物
具有汉代特征
具有典型的汉代风格
出土器物上的文字
“魏武王”(注:包括曹操在内,这一历史时期曾有三位“魏武王”)
“刘贺”“海昏侯臣贺”

目前学术界基本上一致认为海昏侯墓的墓主就是刘贺,但在西高穴墓的墓主是否为曹操这一问题上还存在争议。
(1)阅读上表,对比刘贺墓资料,说明西高穴墓墓主身份存在争议的原因。
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19世纪末20世纪初,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思想被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广为宣传。《论法的精神》和《社会契约论》也被译成汉语出版。
(2)概括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并分析其思想在近代中国广为传播的原因。
2016-11-27更新 | 686次组卷 | 4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北京卷精编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历史上许多学者对于“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等哲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回答。下列主张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③“人是自由的动物
④“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④②①
8 . 人文主义

材料一   1415世纪的意大利比较分散,一些城邦商业发达得比较早,比如说像威尼斯、佛罗伦萨、热那亚等等,商业欣欣向荣,每个城邦都有它自己独自管理的方式,思想比较自由……所以人文主义(Humanism)这个东西应该说最早出现在意大利,当然可以在希腊文化中找到根子。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二   历史学家观察到这样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现代西方、现代欧洲,经济最发达、工商业最活跃的这些地区,恰恰都是新教徒占上风的地区。如果你绘两幅地图,一幅图标示出1617世纪,工商业最兴旺发达,资本主义发生、发展最快的这些区域;然后再绘一幅地图,标出新教徒在人口当中占了比较高的比例的地方,这两幅图基本上会是重叠的。

——彭刚《西方思想史导论》

材料三   17世纪是一个“科学思维”时代,到18世纪有了“产业革命”。那个时代人的自我感觉最好,在科学上,牛顿定律探索宇宙运行规律,人以为能够掌握宇宙;在社会上,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力突飞猛进,使人们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充满了信心;在观念上,法国大革命产生的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思想,逐渐被世人推崇。

——摘编自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


(1)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内涵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
(2)试从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角度对其演变过程进行解析。
2021-01-28更新 | 166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希腊哲学繁星般的智慧天空中,其实智者学派也是一颗璀璨的明星,纵然在哲学争鸣的古希腊时代被苏格拉底的理性论批倒,但其将哲学的思辨注入了古希腊哲学思想的肌体;……从大多数哲学家的观点看,古希腊哲学史以苏格拉底为界分为两个发展的时期。前苏格拉底时期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宇宙、自然;苏格拉底时期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人生。

——冉海涛《古希腊智者学派之浅析》

材料二   处在希腊古典社会由盛转衰时代的亚里士多德,在其哲学中提了“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的命题。他认为人类天生就有合群的性情,人不能单个独立生活,他必须同与自己一样的人交往,共同组成社会,才能力谋自给,才有实现自然赋与他的生活目的。而在古希腊,社会的构成就是城邦,即“政治共同体”。因此,人同城邦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个人必须置身于城邦之中,参加城邦的政治生活,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达到追求、向往幸福的目的。

——李丽《古希腊人本思想的表现及其历史演变》

材料三   在这批启蒙哲人中,最杰出者为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和卢梭。在一个还处于专制王权统治,出版遭到审查的时代,这些启蒙思想家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正是因为他们真诚地希望启发民智,要把潜藏于每个人自身之中的理性召唤出来,挣脱任何外在权威的束缚,使人类走出不成熟的依附和奴役状态,成为敢于运用自己理性的独立的、自由的人。

——李宏图《“理解启蒙运动”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智者学派对古希腊哲学发展的贡献,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启蒙运动时代西方人文精神的演进。
10 . 路易十四时代(1638-1715)的法国盛行巴洛克艺术风格,以凡尔赛宫最为典型。18世纪初,洛可可风格作为反对路易十四时期凡尔赛繁冗浮华风气的新风格出现,贵族和富有的资产阶级希望以明朗、亲切的风格装饰巴黎。与上述艺术风格的转变相关的是
A.文艺复兴冲击封建文化B.法国社会反抗专制统治
C.浪漫主义批判政治黑暗D.法国革命推翻波旁王朝
2021-01-22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