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文主义从最初的“成蛹期”“破茧期”到最后的“成蝶”,从原来的反基督教倾向人文主义演变为自由主义、浪漫主义等,这是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同时也是时代赋予它的不同内涵。人文主义发展绵延不断的原因在于其精神气质的可贵。人文主义从根本上不是一个哲学体系或者信条,而是一场曾经提出了非常不同的看法,而且现在仍在提出非常不同的看法的持续的辩论。正是作为一种辩论,让它在时间和空间上能够把内涵深化、外延扩大。在当今世界提倡人文关怀的情况下,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价值、尊严,开发人的潜在力,从思想上重视人,时代将会赋予它全新的内涵。

——摘编自李科玲《读<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6-11-27更新 | 466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7届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张世英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指出:“康德所面临的任务就是要在人权与神权继续斗争的同时,使人权进一步从单纯因果必然性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使人的主体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表明康德强调
A.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性B.人权和神权的斗争永恒存在
C.只有理性才能解放人性D.理性思想高于天赋人权理论
3 . 公共图书馆的出现,在图书馆的发展史上是有划时代意义的。它的规模及被利用的程度,是一个国家科学和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十九世纪中期之前,英国的图书馆主要是为中上层人士服务的,如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创建于 1602 年),大英博物馆图书馆(创建于 1753 年)和一些只为少数人服务或只在小范围内开放的私人图书馆。

17 世纪末流行会员制收费图书馆。18 世纪 30 年代,出现提供图书租借服务的流通图书馆。工人阶级也组织了会费低廉的收费图书馆。

1850 年,欧洲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案在英国诞生。然而其后 40 多年,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并不理想。直到 1872 年左右,女性工人和非技术工人才拥有会员资格。1893 年,英国议会对该法案做出修正,允许地方政府有权决定设立公共图书馆。此后,公共图书馆得以稳步发展,并逐步消除了图书馆历史上对性别、阶层、经济状况、身份、年龄的诸多限制,实现阅读空间真正的公共性。总体来说,到 20 世纪初,欧洲已经普遍建立起公共图书馆体系。


(1)假如你进入 1900 年的英国某处公共图书馆,设想一下你将会看到哪些类别的图书?并试着列举几本具体的书名。(要求:至少列举两类,每类至少两本书籍。列举类型并阐明原因,表述简洁,逻辑清晰。)
(2)结合英国近代公共图书馆的出现及发展,简要说明“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国家科学和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
2020-12-05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榆社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模块诊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关于启蒙运动的诉求,一位推动者这样说:“我希望看到最后一个国王被最后一个神父的肠子给绞死。”这可以佐证启蒙运动
A.宣扬天赋人权思想B.反对一切外在权威
C.以理性主义为指导D.旨在推翻专制统治
5 . 18世纪法国很多学者认为:上帝作为世界的“始因”或“造物主”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创立之后上帝就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这一主张
A.有利于理性主义的广泛传播
B.促进了宗教改革在整个欧洲的开展
C.表达了封建王权独立于教权的意愿
D.为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奠定基础
2018-01-09更新 | 208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6届山西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三12月考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因为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就如同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门,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英国提供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在法兰西思想与精神的圣地先贤祠,正门铭刻着这样一句话:“献给伟人,祖国感谢他们。”这里安葬了72位法国政治家、思想家等杰出人物。

——摘编自《大国崛起》


根据材料信息,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历史知识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0-01-25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卢梭设想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契约,在这一社会契约中,每个人全部转让了自己的天然自由,形成所谓公意。公意是全体成员的共同意志。这样,当个人服从公意时,他“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可见,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A.为权力分立制衡提供理论依据
B.奠定了人民主权说的理论基础
C.与“天赋人权”思想存在对立
D.强调了集体意志对个人的尊重
2018-01-26更新 | 219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西太原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8 . “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以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呎的小动物(注:指人类)竟能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因此,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伏尔泰肯定人是世界万物的中心B.近代科学的兴起促成启蒙运动的发生
C.启蒙思想家指出人类理性的局限性D.启蒙思想家强调人的情感和个性
2019-01-30更新 | 224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4届山西省曲沃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9 . 西方近代的公民观念源于社会契约论——国家是平等独立的个人的集合,公民权是受法律保障的个人权利。古代希腊的公民观念与之相比,不同之处是:
A.公共事务的意识
B.公民的义务责任
C.公民的身份特权
D.参政议政的权利
2017-10-22更新 | 260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6届山西山西大学附中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离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绝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一主张
A.奠定了人民主权说的基础
B.体现了社会契约思想
C.反映了议行合一的原则
D.易于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