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思想解放贯穿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始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二卢梭提出:“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材料三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

——1919年5月1日《新青年》3卷3号

(1)材料一中,莎士比亚是近代欧洲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代表人物?指出这场运动核心思想的主要诉求。

(2)根据材料二,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

(3)为反对“尊重孔教”,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作用?

2 . 16、17世纪,欧洲在向外扩张的同时,由于内部发生的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变化,开始了社会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种学说,如果想要引发革命,必须让其本身深入人心。想要实现这一点,很自然地,人们的社会地位、风俗习惯必然发生一定的变化。在某些特定的时代,普遍适用的法则,对于人们来说几乎没有办法理解。这是因为它们彼此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与之相反,在另外的一些时代里,某一法则只要稍微露面,很快就能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法国革命最为惊世骇俗的地方在于,对于革命中所涌现出来的准则,法国人能够经易地接受,并且在国内民族众多的情况下达成高度的一致;而不是他们在革命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最新创造的不同思想。

——【法】托克维尔著,冯棠译《旧制度与大革命》

材料二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在法国革命中“很快得到人们青睐的法则”产生于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请列举这次运动中的两位政治思想家及其观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1871年时德国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并概括德国这一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写出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的确立有何影响。
2023-03-20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湖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内长期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在当时雅典40多万人口中,只有(?)万人享有公民权,其中经常出席公民大会的人数只占公民总数的1/6左右,其余9/10的居民,包括奴隶、外邦人和占人口一半的妇女,都被剥夺了民主权利,该观点认为雅典民主仅仅是奴隶主阶级的少数人民主。

——程汉大《雅典宪政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仅仅是奴隶主阶级的少数人民主”这一观点的理由。

材料二   这些思想家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著作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概括启蒙思想家们的主张。并结合所学举例说明启蒙运动对欧美“民主进程”的深远影响。

材料三   (它)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等。从表面上看,它似乎没有什么新意,但事实上,这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

——钱乘旦《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3)材料三中的“它”指的是哪部法律文件?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它“似乎没什么新意……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

材料四   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它有利于维护美国的独立、统一和经济发展。但是,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和处在南方种植园奴隶制下的广大黑人不能享有这些基本人权,南北不同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并未解决。

杰克逊总统实行强迫印第安人西迁的政策,印第安人在迁徙中约减少了三分之一的人口。美国的大陆扩张是建立在印第安人的灾难上。

——杨生茂、陆镜生《美国史新编》


(4)依据材料四及所学,指出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和人权局限性的表现。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好像是一个酣睡的人在慢慢苏醒;宗教改革进一步表现在“上帝”问题的一种突破;在经历了笛卡尔以来整个世纪的沉思后,西欧进入到了自觉运用理智的阶段。所以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以来思想运动不断深化、不断让理性脱离羁绊的渐进、积累的必然结果。

——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的同时,也撰写了关于人民主权的文章。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要指出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人物及其具体主张(任举两例即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启蒙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2022-06-30更新 | 127次组卷 | 18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山河联盟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世纪到18世纪)所发生的思想革命,或叫精神领域里的革命……通过这个“革命”链条,“人”一步一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这种思想领域里的革命,至少在两方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一是推动了社会革命……再是进一步推动了实验科学的发展,使技术发明建筑在日益完善的科学体系的基础之上。

——摘编自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的进程》

材料二   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近代欧洲三次思想革命的起源国,指出这三次思想革命共同的精神内核是什么,并概括16-17世纪欧洲“科学革命”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经济领域中启蒙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6 . 文明共享·命运与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一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伏尔泰

材料二   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洲大陆,引发了一场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大交换。有学者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欧洲移民漂洋过海来到新的土地生活,他们带来的小麦、葡萄、马匹、牛、猪等使得美洲食物和营养的供给快速增加:他们携带的传染病使美洲的土著人口数量锐减。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茄等作物在他们的传播下也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

——摘编自《新全球史》和《哥伦布大交换》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写出欧洲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依据材料二,概述“哥伦布大交换”的表现,结合所学分析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2)依据材料三,概括其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任选其中两个法律文件,说明其核心内容及对该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人在东方的重要根据地消失之时,罗马人却踏上了征服整个地中海的征途。此后,行省希腊的文化传入罗马,以汹涌澎湃的势头流行开来。罗马人如饥似渴的吸收希腊文化的精髓,涉及文学、哲学、政治、美术、建筑等众多领域……就这样,经由罗马人的摄取,希腊文化披上了新装,被移植到广阔的土地上,扎根于整个地中海世界。

——摘自【日】森谷公俊《亚历山大的征服与神话》

材料二   在全幅自然法-人性哲学上,洛克是斯多亚哲学的继承者。洛克说“上帝给予人类以理性”,“我们是生而具有理性的”。“人类基于自然的平等”而“互爱”,“而引申出正义和仁爱”,“自然动机使人们知道爱人”。

——摘编自邓小军《儒家思想与民主思想的逻辑结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一句话指出古代罗马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结合所学从“建筑领域”说明罗马人是如何让“希腊文化披上了新装”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洛克继承了斯多亚哲学的哪些主张。并用一句话概括洛克在思想史上的地位。
2022-05-1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考及选考科目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8 . 为了人的解放,许多思想家和革命家作出了积极的思索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然而,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这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摘自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

材料二   尽管人们可以从学科分类的角度把马克思的学说分述为……然而,就其实质内容和社会功能而言,马克思的学说就是关于人类解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在1844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就明确地把自己对人类解放的价值理想的承诺作出这样的表述:“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从而也归结为这样一条绝对命令: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

——摘自孙正聿《人的解放的旨趣、历程和尺度——关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考》

材料三   针对“还没有实行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前提”的质疑,列宁反问:“面对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所造成的那种革命形势的人民,在毫无出路的处境逼迫下,难道他们就不能奋起斗争,以求至少获得某种机会去为自己争得进一步发展文明的并不十分寻常的条件吗?”这里的关键是人民“毫无出路”。站在人民利益一边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当然需要挺身而出,选择帮助人民脱离困境追求自己幸福的道路,哪怕这种道路被经典或教条所不容。列宁还说:“既然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前提”,“世界历史发展的总的路线”就将因此而改变。

——摘自余金成《十月革命两大实践逻辑及其当代意义》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指出康德认为“人的解放”包括哪两个方面,评价康德在探讨“人的解放”这一过程中所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补充材料中省略号处的内容,指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价值。
(3)根据材料三,分析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必然性。综合材料二三,概括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
2022-05-12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9 . 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是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中的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1)根据材料一概述康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的实质。

材料二   17世纪力学的建立和发展使人们深信可以运用力学原理说明一切,不仅钟表是机器,动物、人类甚至国家也不过是一部机器,他们都可以用力学原理加以解释。把本来只适用于描述机械运动的科学提升为一种哲学观点——机械论。……它告诉人们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发现。

——姜守明等:《西方文化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17世纪力学进步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科学革命对人们的理性思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启蒙运动乃是相互交叠而联系密切的三代人的共同成就。第一代人以孟德斯鸠和长寿的伏尔泰为领袖,为以后的两代确定了基调。……第二代是在18世纪中期进入成熟阶段:富兰克林……卢梭……狄德罗……正是这批作家把已经变得时髦的第一代的反教权主义和科学思想融合成一套自圆其说的现代世界观。霍尔巴赫……杰斐逊……康德……属于第三代。他们与第二代以及第一代的长寿者交往密切,受前两代人的喝彩、鼓励和挑动。他们进入了新的领域,包括科学的神话研究、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政治经济学、司法改革乃至实际的政治斗争。批判也通过对自身和自身成果的批判而不断推进。

——[美]彼得·盖伊:《启蒙时代(上)》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第一代启蒙哲人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的政治主张。②启蒙运动在实际政治斗争中的作用。
2022-04-25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选考)试题
10 . 14-18世纪西欧相继发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语“文艺复兴”一词的意思是“再生”,它指的是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之间的一轮艺术和知识的创新,反映了西欧高度发展的城市社会的持续发展。那时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救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所以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

——摘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等

材料二   “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马丁路德就像在黑暗的森林里迷路的人,本来要划根火柴探寻一条出路,不料引起了延及欧洲乃至基督教世界的森林大火。

——摘自刘新利《基督教与德意志民族》等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是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为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反杜林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被称为“再生”的理由,指出材料一中“艺术和知识的创新”的核心思想,说明文艺复兴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分析马丁·路德引起的“森林大火”的历史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启蒙思想家高举的理论旗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构建“正义”“平等”的新社会,他们提出了哪些主要学说?
2022-04-01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