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孟德斯鸠指出,君主专制国家是一种没有法制的国家,这种国家尽管形式上也颁布一些法律,但实际上并不按法律办事。他认为专制政体的原则是“恐怖”,君主政体的原则却是荣誉。据此可推知,孟德斯鸠主张
A.君主立宪
B.三权分立
C.民主共和
D.社会契约
2019-03-0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安徽省安庆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材料二 近代中国大事年表

西方的冲击:
1840-1842年鸦片战争
1856-1860年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双方守旧与维新区别明显
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弱点彻底暴露

中国的反应:
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
1861-1894年的洋务运动
1898年百日维新,主张君主立宪,创制新法律,编制预算,改革教育
清末新政、预备立宪;1911年辛亥革命,否定了2000多年来的君主专制政体


(1)你同意材料二中孟德斯鸠的观点吗?当时中国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政治转型的特点。
3 . 孟德斯鸠的代表作《论法的精神》共31章,其中有21章53节提到中国,且言语间以抨击攻评为主,将中华帝国引作专制政体的反面教材。而伏尔泰则认为中国是推行开明君主制的成功典范,该观点散见于他的诸多作品中。依据材料能得出的结论是
A.中国古代政治具有两面性
B.两人都在为启蒙思想寻找事实论据
C.孟德斯鸠较伏尔泰更激进
D.两人审视中国的视角存在根本差异
2019-03-3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省安庆一中、山西省太原五中等五省六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2006年4月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发表了以“了解是信任的基础”为题的重要演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7世纪至18世纪初,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把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他们发展了朱熹的“人治中有法治”的思想,提出了“人类历史也和自然界一样,为自己固有的‘法’所支配。支配一切民族的一般的‘法’就是人类理性”“政治、法律制度要从人的现实生活环境出发”等。中国形象变为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件武器。

——克吕耶斯《论十七、八世纪法国文学中对中国现实的取舍》、霍尔巴赫《社会体系》


(1)结合法国当时的情况,说明启蒙思想家将“中国形象”作为武器的原因。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独立宣言》


(2)启蒙思想鼓舞了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独立战争。请就美国《独立宣言》中的一段话加以说明。
“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

——胡锦涛


(3)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外交活动时是如何“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的。
2016-11-18更新 | 4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度安徽省望江县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5 .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而教育发展也受到特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但总体而言教育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升,推动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重视教育是中国文化的一贯传统,对儒家来说尤其如此。这不仅在于它的创始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而是在于确立了传统教育的框架:在培养目标、教育学习内容、教育办学形式诸方面,两千多年的教育未能超出其范围。
——陈卫平、郁振华《孔子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

材料三 苏格兰的第一所大学出现在1412年,在随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苏格兰的大学异军突起,又先后建立了三所大学。他们在办学思想和管理结构上偏向欧洲,较少传统束缚和宗教影响。18世纪50年代自然科学已经在阿伯丁大学确定了地位,而格拉斯哥大学和爱丁堡大学成为主要的医学中心。在医学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对化学、地质学和其他科学的研究。18世纪的启蒙运动更是激发了人们将科学应用到渔业、农业、交通和工业上去的兴趣,苏格兰的大学顺应时势,改革课程设置,增添更现代更实用的课程,并与制造业建立了联系,这与依然稳坐“象牙塔”中的牛津和剑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从1740年开始,格拉斯哥大学的本科生中约有40%来自工人或商人家庭(有些来自英格兰),它的许多毕业生都在工商界获得了成功。在苏格兰,大学教学内容现代化的进程要比英格兰大学开始得早。格拉斯哥大学在梅尔维尔担任校长期间(1574~1580)就开始对课程进行改革,第一年学习人文学科,第二年学习数学、宇宙学和天文学,第三年学习道德和政治学,第四年学习自然哲学和历史。1708年爱丁堡大学对教学进行了改革,抛弃了四年中由同样的教师教授所有科目的做法,到1753年这种做法几乎被所有的大学所采纳。1729年,格拉斯哥大学的哲学教授首次用英语取代了拉丁语讲座。这些改革使苏格兰大学在18世纪独树一帜,连牛津大学都自愧不如。
——《外国高等教育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确立的教育框架的内涵。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晚清政府发展教育的措施及其影响。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苏格兰大学崛起的原因。并概括苏格兰大学的创新和影响。
2014-09-17更新 | 3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安徽安庆一中高三考前热身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启蒙思想家宣传的理性、科学、自由、平等、民主、法制等是人类共同的追求,虽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影响不同,但都对社会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启蒙思想在北美的主要影响是
A.动摇了封建专制统治的根基B.建立欧洲式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C.阻止了黑人奴隶制的建立D.奠定了民族独立的理论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7 . “一些思想家仍是传统的基督徒,而有些人渐渐成为无神论者。”这一现象发生在
A.古代希腊B.文艺复兴时期C.宗教改革时期D.启蒙运动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