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历史上许多学者对于“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等哲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回答。下列主张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③“人是自由的动物
④“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④②①
2018-04-12更新 | 624次组卷 | 15卷引用: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人类因社会契约丧失的乃是自然的自由,以及对于自己所企图的和自己所能得到的一切东西的那种无限权利;而他所获得的乃是社会的自由以及对于自己所享有的一切东西的所有权。我们必须很好地区别只以个人的力量为界限的自然自由,与被公意所约束着的社会自由。”卢梭的这段话说明了
A.自然自由的内涵及其重要性B.自然自由的获取以社会自由丧失为代价
C.实现社会自由须推翻君主制D.社会契约强调有约束的而非完全的自由
3 .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认为立法、司法、行政三项权力之间分权制衡,才能够很好地治理一个社会。“三权分立”学说成为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纲领
B.洛克分权学说的重要来源
C.资产阶级政权建设的理论基础
D.民主制度实现的最佳理论
2019-08-26更新 | 453次组卷 | 20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泰宁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暨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
A.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B.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
C.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
D.奴役和贫困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
2016-12-12更新 | 805次组卷 | 64卷引用:福建省闽侯六中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执掌……,这体现的政治原则是
A.三权分立B.社会契约C.主权在民D.开明专制
6 . 孟德斯鸠曾不止一次用渔网的比喻来解释“政治自由”:在一个治理良好的政府下,人民处于法律之下,尽管像鱼身处渔网之中,却相信自己是自由的。这反映了他
A.提倡受法律保护的自由
B.推崇分权制衡下的民主
C.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D.强调政治自由的重要性
2017-11-16更新 | 679次组卷 | 37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
7 . 孟德斯鸠认为权力必须有所约束,“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濫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基于此,他提出
A.三权分立学说B.社会契约论
C.民主共和思想D.人民主权论
8 . 在启蒙运动中,一些思想家提出∶"不管你是寻求对什么问题的答案,自然界总是验证标准;人们的思想、习俗和制度假如要想达到完美之境,就显然必须与'自然界在一切时间里、向一切人所显示'的那些规律相一致"。这反映出启蒙思想家力图
A.确立现代意义上的自然观念B.推进科学思想的普及与传播
C.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D.塑造人类社会的行为新准则
2020-12-03更新 | 261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养正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选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伏尔泰在其著作《风俗论》中提到,如果说有些历史具有确实可靠性,那就是中国人的历史:狄德罗曾高度评价《四书》《五经》;孟德斯鸠认为中国的统治者因为严格遵守礼教而取得成功。这说明
A.中国文化为西方启蒙运动提供理论依据
B.中国文化与启蒙思想具有一定的共通性
C.大部分启蒙思想家具有崇洋媚外的心理
D.中国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更具有生命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卢梭认为:“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保卫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他提出的“结合的形式”实际上是
A.通过投票来表达公共意志
B.推翻现有的封建专制制度
C.结成平等自由的契约国家
D.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