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下表为启蒙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据此可知,启蒙运动(     
[法]伏尔泰天赋人权、确立君主立宪制
[法]孟德斯鸠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
[法]康德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A.根源于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B.以反对封建神权为主要目标
C.以“理性主义”为指导思想D.对未来政治制度进行了构想
2023-04-30更新 | 164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启蒙运动时期欧洲文化水平进步情况表。
有阅读能力的人占法国总人口的比例(%)法国妇女的识字率(%)欧洲年均出版新书(单位:部)普通人藏书(单位:本)
17世纪中叶2914约10001-20
18世纪中叶4727约400020-100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A.启蒙思想推动法国妇女彻底解放B.文化教育进步有助于启蒙运动发展
C.欧洲贵族推动法国启蒙思想传播D.出版业是推动文化进步的主要动力
3 . 英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西方,“英雄”一词最早见于古希腊文学作品,意为“保护者”或“防卫者”,指介于神和人之间的“半神”,拥有神的血统或被赋予一定的神性。他们大多是战争中英勇无畏的战士,例如《荷马史诗》歌颂的英雄赫克托尔和阿喀琉斯,既拥有凡人之躯,又具备某些超自然的神性。

到了中世纪,英雄变成了提倡宗教道德和禁欲主义的基督教圣徒、殉教者。此外,欧洲四大英雄史诗《罗兰之歌》《熙德之歌》《伊戈尔远征记》《尼伯龙根之歌》皆大力赞颂封建贵族英雄,弘扬其忠诚、勇敢等品质。

1840年,英国史学家兼文学家托马斯·卡莱尔在伦敦做了轰动一时的“英雄崇拜”演讲。他宣称,人类既往的历史,归根到底是伟人的历史。他们是人类的领袖,是传奇人物,广义而言是开创者。他列出了六类英雄及代表人物(见下表),认为他们具有共同的品质,如英雄气概、独创精神、高尚品德等。卡莱尔以此控诉当时社会的空虚和庸碌无为,批判制度的腐败,希望再次出现巨人般的英雄。

英雄分类代表人物
神灵、先知英雄奥丁(北欧神话中的众神之首)
诗人英雄但丁、莎士比亚
教士英雄马丁·路德约翰·诺克斯(16世纪苏格兰宗教改革领袖)
文人英雄(产生于印刷普及之后)卢梭塞缪尔·约翰逊(18世纪英国文豪)
罗伯特·彭斯(18世纪苏格兰著名诗人)
帝王英雄(产生于政治革命之后,非世袭君王)克伦威尔拿破仑


解读卡莱尔的“英雄观”。(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4 . 下表是两位启蒙思想家对英国政治制度的看法,其共同点是
伏尔泰: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力的唯一的国家……在这个政府里,君主……倘使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
孟德斯鸠:这就是英格兰的基本政体:立法机构由两部分组成,二者用否决权彼此约束,并与行政机构相互制约。

A.主张行政权高于立法权B.倡导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C.猛烈抨击了教会的特权D.强调要对权力进行制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18世纪中后期欧洲思想界部分情况简表。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欧洲
欧洲思想界情况(部分)
英、法等国的沙龙、咖啡馆成为人们交流前沿思想的重要场合
欧洲国家科学院、科学学会的发展推动了知识的传播
德意志哈雷大学、哥廷根大学实行宗教宽容,学术相对自由
意大利维柯《新科学》、贝卡里亚《论犯罪与惩罚》发表

A.科学观念与人文思想相交融B.近代自然科学逐渐兴起
C.启蒙思想具有一定社会基础D.国家间文化发展不平衡
6 . 下表为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过程,其中从英国向法国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世界科学中心依据
汤浅光朝(日):平凡社年表赵红州: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意大利1540〜1610 年1540〜1620 年
英国1660〜1730 年1660〜1750 年
法国1770〜1830 年1760〜1840 年
德国1810〜1920 年1840〜1910 年
美国1920年至今1910年至今

A.法兰西共和政体的确立B.启蒙运动推动思想解放
C.法国经济发展超越英国D.英国科技投入不断下降
7 . 下表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关于中国的言论。根据这些言论,可确定的结论是
伏尔泰我们还是一小群人并在阿登森林中踟蹰流浪时,中国已经治理得像一个家庭,国君是这个家庭的父亲,40多名公卿大夫则被视为兄长。
孟德斯鸠在中国,立法者们把宗教、法律、风俗、礼仪都混在一起,所有这些东西都是道德,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品德;这四者的箴规,就是所谓礼教。
魁奈(中国)君主被看做是一个大家庭里的大家长,正如人民应当孝顺地服从于他们的君王一样,君王反转来也应当像父亲那样热爱他的人民。
A.伦理治国导致中国的落后
B.中国具有伦理治国的特征
C.法治取代伦理是历史进步
D.中国的政治体制优于西方
8 . 下表为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欧洲文化水平提升情况。
有阅读能力的人占法国总人口的比例(%)法国妇女的识字率(%)欧洲年均出版新书(单位:部)普通人藏书量(单位:本)
17世纪中叶2914约10001—20
18世纪中叶4727约400020—100

据此可推知,当时欧洲
A.知识普及推进科技创新
B.文化素质影响科技进步
C.人文思潮促进政治变革
D.思想启蒙推动社会进步
9 . 下表反映出的西方社会思想文化发展趋势是(          )
事件意义
地理大发现视野开阔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
宗教改革否定教会权威
启蒙运动理性精神质疑宗教
达尔文进化论神学受到严厉考验
现代科学及教育发展教会影响力减低

A.由理性主义到人文主义
B.社会思想呈现世俗化趋势
C.社会思想呈现宗教化趋势
D.由人本主义到神本主义
10 . 对下表中黄宗羲和卢梭思想的共同之处解读正确的是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卢梭《社会契约论》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以绞死或废黜一个暴君为目的的暴动,乃是一件与他昨天处置臣民生命财产的那些暴行同样合法的行为。”
A.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
B.主张实行民主共和
C.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D.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2018-01-29更新 | 458次组卷 | 2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