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7 道试题
1 .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历经了由低级到高级、由感性到理性的变化,不同时期的人文精神具有不同的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格拉


(1)材料一表明普罗泰格拉对神灵持何态度?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材料二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管他。”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


(2)材料二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什么观点?分析其产生的思想因素。

材料三(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依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并说明它的社会意义。
(4)纵观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
2020-09-2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中国是继春秋战国时期之后又一次社会动荡、思想变革的历史时期。相对于春秋战国那个与世界同步发展的“轴心时代”来说,近代中国的思想变革之酝酿则较西方世界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宗教改革至少晚了一二百年。这个时间差导致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呈现“前慢后快”的变化节奏。当中国知识精英觉悟到西方在科技、军事、经济、政治诸方面领先于中国时,遂急剧酝酿了变革图存的思想,这一思想变革始终充满着巨大阻力,然而也正因为这些封建遗老遗少、独裁专制者不遗余力的对新思想的攻击和污蔑,才让新思想更加充满了生命力和战斗力。从鸦片战争前后的龚自珍、魏源、林则徐为代表的经世致用派,到洋务运动时期的冯桂芬、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陈炽、郑观应、何启等早期维新派,从戊戌变法时期的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为代表的维新派,到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章太炎、陈天华、邹容为代表的革命派,从新文化运动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钱玄同为代表的新文化派,到五四运动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年青一代共产主义者,一代接一代思想者前赴后继、殚精竭虑、艰苦探索,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他们对历史的进步曾经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思想成果对今天我们的理论建设和现代化事业仍有重要启迪作用。

——摘编自欧阳哲生《中国近代思想遗产的整理》

材料二   自欧洲启蒙运动发生之日起,就有了反启蒙运动。反启蒙运动的情况是复杂的,不过归纳起来真正对启蒙持反对态度的思想不外乎两大类:一是带有较浓厚的前现代色彩的保守主义思潮,它反感于启蒙对宗教和社会政治秩序的破坏,并出于对法国大革命的敌意而仇视启蒙,代表人物为埃德蒙·伯克、德迈斯特、巴吕埃尔以及后期的尼采;二是具有现代文明精神的自由主义思潮和后现代主义思潮,认为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应该对20世纪的帝国主义和极权主义,以及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端负责,代表人物为以赛亚·柏林、雅科布·塔尔蒙,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家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以及法国解构主义者福柯和德里达。

——摘编自高毅《浅论启蒙运动的内在紧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反启蒙运动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中外思想变革的认识。
2020-08-0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从文艺复兴开始,“再生”和新生的思想就作为一种纲领和追求,伴随出现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各个方面……“再生”这个概念所肯定和颂扬的东西,却恰恰是重新返回对古代、古典、希腊和罗马价值观的有计划研究。文艺复兴开始,文化的觉醒就首先表现在从艺术到文明生活的各个领域里对人、对人的价值的重新肯定。所以,从初始阶段起,作家和历史学家们最关心的题材就是人、人的世界和人们在世界上的活动……在这样的现实中人的历史、人的命运、人的形象和人的身体成为关注的中心。

——(意)欧金尼奥·加林《文艺复兴时期的人》

材料三:(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他(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表明普罗泰格拉对神持什么态度?分析其思想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中“再生”概念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3)依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
(4)纵观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
4 . 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精神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明夷待访录》


(1)材料一的作者是明末清初哪位思想家?他提出了什么主张?

材料二: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我们已经看到,立法权力是属于人民的,而且只能是属于人民的。

———卢梭


(2)材料二反映了卢梭的什么思想主张?与材料一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

材料三:1915年,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3)依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请你谈谈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

材料四:19241月国民党一大通过宣言,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4)材料三表明孙中山的思想有何新发展?这对中国革命有何影响?

材料五: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就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融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他(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5)依据材料五,列举启蒙运动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
2020-08-2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某中学为活跃校园文化,举办了中外文化展览。现摘录其中的部分展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展览一:中外思想集锦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卢梭《社会契约论》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展览一中的两位思想家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从阶级属性和历史作用两方面谈谈这两种思想的不同之处。
(2)下表是展览中体现当时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两部著作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
展览二:中外文学荟萃

清朝《红楼梦》

意大利《十日谈》

时代特征

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政治黑暗;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思想文化上的专制统治。


主要思想


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展览三:中外名画欣赏

(3)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鉴赏的基本要求,请你欣赏展览三中两幅名画,写出作品的作者、艺术特征。
(4)通过以上对人类不同文明的探究,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结论?
2020-08-1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蓟州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图片及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1)材料一的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欧洲思想史上的三次运动,请写出它们各自的名称,并指出每次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请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这种思想在政治上的实践。
(3)材料一中图三所反映的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建立民主政治,先进的中国人先后开展了哪些运动?请列举这些运动的名称。
2020-11-2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7 . 科学发展、思想解放、文学艺术和社会发展之间关系密切,既是一个时代的表征,也是时代发展的重要原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对“个人的完美化”——即个人的充分发展——的有意识的追求。……这种个人主义伦理观带来的最显著也最为深远的变化便是现代科学的勃兴。……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结合,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牛顿的物理学的分析方法现今开始不仅被应用于物质世界,而且被应用于思想和知识的整个领域及人类社会。启蒙时代的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象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法则。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打算通过这些法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理性的国家完全破产了。卢梭的社会契约在恐怖时代获得了实现,对自己的政治能力丧失了信心的市民等级,为了摆脱这种恐怖,起初求助于腐败的督政府,最后则托庇于拿破仑的专制统治。早先许下的永久和平变成了一场无休止的掠夺战争。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关系。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牛顿的物理学的分析方法”是什么?所谓“人类事务的永恒法则”有哪些?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对欧洲思想领域产生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作者对由理性主义指导而建立起来的社会持什么看法?试举一例文学艺术美术作品佐证这一观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学发展、思想解放、文学艺术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的认识。
2020-08-0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因为思想解放,社会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于自然的认知更加广泛,对真理的追求更加渴望,所以推动了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因为人文主义运动内在的推动力也就是对崭新的世界知识的迫切需求,此种需求最后在自然科学的建立和自然科学按原则而扩展的过程中获得了实现。但是此事发生的方式和赖以完成的思想形式,在所有重要观点上,都表现出依赖于由于吸收了希腊哲学而产生的刺激因素。近代自然科学是人文主义的女儿。

——[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人文主义运动”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概括材料一的核心观点。(不得摘抄原文)

材料二   牛顿的物理学的分析方法现今开始不仅被应用于物质世界,而且被应用于思想和知识的整个领域及人类社会。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从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呎的小动物竟能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在牛顿描述的世界中,处处充满着井然有序的规律和法则……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建立这样一种世界观:既然物质世界有着如此的自然规律,那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存在,只要能将牛顿破解自然之谜的科学方法,运用于人类社会,那么社会发展的规律也能被掌握。

——《大国崛起》

材料四   史学家在评论牛顿时说,他“已经向人们展示了理性的强大力量,那么已获启蒙的人即可循此途径依靠理性来发现所有的人类制度都应遵循的自然规律”。


(2)根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在科学上最主要的贡献,并分析其理论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意义。

材料五   总之,在18世纪中叶以前,自然科学研究主要是运用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等经验方法达到记录、分类、积累现象知识的目的。在18世纪中叶以后,由于启蒙运动的发展,“自然科学便走进了理论的领域,而在这里经验的方法就不中用了,在这里只有理性思维才能有所帮助”。理性思维就是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建立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提出科学假说,进而建立理论或理论体系。19世纪道尔顿的原子论,阿佛加德罗的分子学说,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开始都是以假说形式出现的。

——《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史上的三次危机与突破》


(3)根据材料五,指出启蒙运动前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变化。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思想解放和近代自然科学两者之间的关系。
2020-07-26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普通高中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西方人文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人文主义精神时必须进行辩证地思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是人性与理性的解放,宗教改革的冲击力则在于对社会性的愚昧发起了攻击。……宗教分裂到处引起激烈冲突、流血事件、教派迫害,直至大规模屠杀,宗教史上记载颇多……宗教改革是“护神”的,要回归本源的基督教义……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可以说,宗教分裂后的新教比旧教更忠于上帝和《圣经》。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的学说有差异甚至互相敌对,但总的目标是一致的:争取政治自由和批评的权利,改变旧制度,建立新体制。他们反对教会权威、君主专制和特级特权,抨击一切不合理的东西。在反对或抨击中,丰富了有关建立新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思想。……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致力于彻底打击恩格斯所说的“外界的一切权戚”,争取恢复人的权利,确立人的尊严的运动。

——摘编自王养冲《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材料三   浪漫主义对启蒙理性进行了多方面的批判:过分张扬和冷酷无情违反了人性;批判理性解构一切,但没有能力建构新的合法性权力,所以使得新旧权力之间留下了真空……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工具化、功利化利用,使得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失去了和谐;他们认为自由契约型国家过度夸大了个人自由,政府不能干涉公民的私生活,以至于共同体的价值都被抹杀;利己主义,追求私利最大化,造成了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残酷战争。

——摘编自舒绍福《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反抗及其启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斗争方式。如何理解“宗教分裂后的新教比旧教更忠于上帝和《圣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18世纪欧美国家是如何践行启蒙思想家“消灭外在权威、建立新体制”这一进步思想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德国早期浪漫主义代表对启蒙理性所作的批判。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谈谈如何克服上述问题?
2020-05-20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泰州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0 . 起源于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是近代西欧社会转型的文化支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塔戈拉

材料二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三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就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融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他(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表明普罗塔戈拉对神持何态度?概述这一思想产生的经济、政治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观点。根据所学知识,说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其它主张。
(3)依据材料三,列举启蒙运动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
(4)纵观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