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德国作曲家巴赫(1685~1750)被誉为“欧洲音乐之父”,其作品以高度的逻辑性,结构的严密性来反映数理平衡及宇宙和谐,并将宗教与世俗气息渗透其中,其中《谐和音律曲集》是钢琴律制十二平均律的完美体现。巴赫的音乐反映了,当时欧洲
A.民主革命思潮出现B.近代科技革命产生
C.理性主义逐渐兴起D.宗教改革运动扩展
2 . “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为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绝不会例外。”这表明法国知识分子
A.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解放人性
B.主张因信称义,否定教皇的绝对权威
C.认识到中国儒家思想对启蒙运动的作用
D.借鉴自然科学理性思维研究人类社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启蒙运动中,一些思想家提出,“世界可以根除一切邪恶,因为任何邪恶的存在……仅仅是不良环境的产物,而这种环境是人类创造的,人类也可以改变它”。这反映出他们已经理性地思考
A.宗教改革运动的缺陷B.社会的改造问题
C.科学的价值与作用D.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2020-07-11更新 | 6634次组卷 | 7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南开为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1778年马萨诸塞的《埃塞克斯决议》论及政治自由称:政治自由乃是国家的每一个人所拥有的做任何他所同意的法律未禁止的事情的权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人要政治自由但也需要自律B.保障自由是人民结成政府的根本目的
C.制定法律必须保障政治自由D.人民对立法的参与是自由的根本保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英国学著约翰:罗伯逊认为近代西方场思想解放运动是“公众群体开始受到重视",“致力于理解并改善人类现世生存状况而不问来世福分祸兮的运动”。这场运动
A.促进近代民族国家形成B.动摇了教皇地位
C.树立了理性的绝对权威D.改变了世界格局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古典人文主义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传统,它对精神迷失、“无家可归”的现代人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黄伊梅《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

材料二: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这就是诚信。

材料三: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黄宗羲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腊人文精神的核心及其社会根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提出的关于理想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3)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没有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的原因。
2020-01-18更新 | 129次组卷 | 15卷引用: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试图限制君主的权力,剥夺君主及其政府干预司法事务的权力,以保障人民的政治自由和生命财产的安全。为此,启蒙思想家主张
A.分权制衡必须成为建制原则B.君主立宪制是最好的政府形式
C.权力的运用须体现人民意志D.人民有权反抗和改变违约政府
2020-01-07更新 | 185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遂宁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历史试卷
8 . 在18世纪的法国,伏尔泰、孟德斯鳩和卢梭对中国的论述所根据的材料基本上是同一来源,然而,伏尔泰热情赞扬中国的一切,孟德斯鸠对中国的态度是贬中有褒,卢梭尖刻地批判中国的制度、道德和文明。对此解读正确的是,三者
A.立场不同致使结论迥异
B.都以科学态度认识中国
C.观点不同但却殊途同归
D.深受中国儒学文化影响
2019-05-09更新 | 2152次组卷 | 33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800-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德)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材料二   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材料三   200多年前,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制度,极为推崇。

——《近现代西方哲学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并指出材料一中所说的他们的思想原则“相通的地方”。
(2)材料二反映了黄宗羲怎样的思想?概括指出这种思想形成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并分析200年前中国文化热对欧洲的影响。
10 . 某学者认为: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永久居住的场所。“他们”是
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B.宗教改革的发起者
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D.进化理论的倡导者
2019-01-30更新 | 3750次组卷 | 78卷引用:四川省营山三中2018—2019学年度下期高二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