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对上帝的信仰是与对独裁的屈服紧密相连的,它们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只有当最后一个国王被人用最后一个神父的肠子绞死时,人们才能获得自由。”这种诉求的历史背景是
A.美国南北战争
B.法国启蒙运动
C.欧洲宗教改革
D.英国光荣革命
2018-06-19更新 | 228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6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下文综训练(九)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己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采取的措施是
A.推翻君主体制,建立共和政体B.消灭私有制度,实现社会平等
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
2019-08-10更新 | 722次组卷 | 87卷引用:安徽省霍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A.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B.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
C.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D.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2020-02-10更新 | 175次组卷 | 47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4 . 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在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指的是
A.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教规B.用理性目光,审视人类社会
C.提倡科学归纳或实验的方法D.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2020-01-16更新 | 75次组卷 | 44卷引用:安徽省金寨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启蒙运动中,卢梭建议根据“普遍意愿”完全解除统治政府。最高权力由所有的人通过集体大会而不是民主代议机构来共享,这种统治是绝对的、不可分离的。由此可知卢梭
A.主张推行直接民主制
B.赞同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
C.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
D.奠定了资产阶级国家学说
6 . 17—18世纪的欧洲出现了空前的中国文化热。很多启蒙思想家讴歌和赞美中国的体制、文官制度和伦理道德等,他们“借孔子和儒家思想之力,冲破了桎梏他们自己的神权以及王权,因而进入了现代社会”。这种现象表明
A.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
B.中国文化在启蒙运动中起过积极作用
C.儒家学说与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同
D.中国文化蕴含自由平等与理性的特质
2017-11-14更新 | 320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统考(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7-18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绝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材料主要体现了
A.自由平等
B.三权分立
C.人民主权
D.天赋人权
17-18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某校学生在编演“欧洲启蒙运动”历史短剧时,为孟德斯鸠设计的台词应该是
A.“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B.“根据社会契约,全体公民是人人平等的”
C.“法就是这个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
D.“由于私有制的建立,不平等最终变得根深蒂固的了”
9 . 有学者指出,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可见,两者的本质差异体现在是否
A.批判封建专制的思想
B.反映新生产关系的发展
C.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
D.对未来社会有制度构想
10 .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说:“启蒙运动思想家在中国看到了一个理性、和谐的世界.这个世界听命于自然法则,又体现了宇宙之大秩序.他们从这种对世界的看法中汲取了很多思想,通过启蒙运动的宣传,这些思想导致了法国大革命.”这表明(  )
A.启蒙运动是在中国的影响下产生的
B.启蒙思想家汲取中国的思想为其服务
C.中国的政治、思想引发了法国大革命
D.启蒙思想家完全赞同中国的思想主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