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6 道试题
1 .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出现要早近一百年。这两部著作所反映的主要共同点是
A.批判君主专制、保证人民基本权利B.构建未来资本主义政权组织形式
C.反对封建礼教、强调人人生而平等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2021-01-05更新 | 408次组卷 | 5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科学的发展和理性的高扬标示着启蒙运动以来的社会进步,而在《论科学与艺术》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卢梭却认为科学进步是道德败坏的根源,文明的演进反而意味着人类的堕落。据此可知,卢梭
A.侧重于人的自然属性B.认识到自由受限的根源
C.反对科学技术的作用D.揭示了当时的道德危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提马刺吗?”伏尔泰这句话主要表达了
A.人生而平等的思想B.三权分立的思想
C.民主共和的思想D.主权在民的思想
4 . 伏尔泰将孔子的画像挂在家里朝夕膜拜,他所宣扬的“自由”“平等”思想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也多有共通之处,二者都是通过道德或法律的约束,得到整个社会相对的自由。这说明伏尔泰
A.推崇孔子的政治理想B.借助中国儒家学说宣传启蒙思想
C.主张有条件的自由平等D.认为道德自律是自由的首要条件
2020-12-28更新 | 183次组卷 | 2卷引用:新高考五省百校联盟2021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1778年12月,84岁的“法兰西思想之王”伏尔泰重返阔别多年的巴黎,被巴黎人民作为伟人迎人巴黎,公众对他的欢呼致敬远远超过对帝王形式上的礼遇。这反映了
A.人民主权思想已经深入人心B.工业资产阶级的呼声和诉求
C.法国封建制度危机空前严重D.巴黎人民受到启蒙真谛熏陶
6 . 1660年,英国人弥尔顿在《建立共和国的简易办法》中将君主制视为“多余、负担与危险”之物;此后,他在《论国王与官吏的职权》中又指出任何统治者尽管“是国王、僭主或皇帝”,“正义之剑会凌驾于他们之上”。据此可知,弥尔顿
A.强调完善英国君主立宪政体B.肯定了英国君主制存在的必要
C.主张在英国建立有限政府D.明确了英国国王与官吏的关系
7 . 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孟德斯鸠亦称暴君政体破坏了整个社会,也违反了人性。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黄宗羲主张学习西方建立君主立宪B.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民主共和
C.两者在制约君权的具体方式上主张不同D.两者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2020-12-16更新 | 2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当拿破仑问拉普拉斯,为什么在他的关于天体力学的文本中没有提及上帝时,这位伟大的数学家回答道:“陛下,我不需要那个假设。”这个故事说明
A.理性主义使科学不再屈从于宗教B.人文主义者对宗教持和解的态度
C.《圣经》的权威已取代教会权威D.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上帝的权威
9 . 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十分推崇中国文化。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这足以说明
A.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
B.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评价表达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共同看法
C.儒学和欧洲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同
D.中国文化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产生过影响
10 . 卢梭针对儿童提出不同的教育原则、内容和方法;魁奈提出经济自由原则;伏尔泰倾向于开明君主制,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这反映了启蒙思想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
C.实现了欧洲社会的转型D.描绘未来社会的蓝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