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1778年5月30日,伏尔泰离开人世。由于临终前拒绝接受宗教仪式,教会不准伏尔泰遗体葬在巴黎,亲友们只得秘密地把他的遗体运往香槟省安放在一个修道院内。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党决定把伏尔泰的遗骸迁葬在巴黎先贤祠,并补行国葬。在伏尔泰的板车上写着:“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伏尔泰迁葬先贤祠是因为
A.他主张实行开明的君主政治B.他是启蒙法国大革命的思想领袖
C.他受到了教会的不公正对待D.他是法国共和制度的具体设计者
2020-06-0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统一考试复习检测(二)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随着启蒙运动的发展壮大,关于信仰的公共论战也随之结束,巫术与占星学消亡不见,人们不再轻信天堂与地狱实际存在。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启蒙运动描绘了“理想王国”蓝图B.启蒙思想家倡导建立民主政体
C.宗教改革后的欧洲宗教走向消亡D.自然科学为启蒙运动奠定基础
3 . 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导致启蒙运动能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提出了民主制度构想D.自由主义思想的传播
4 . 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他们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表现在
A.批判神权统治B.鼓吹人性解放C.倡导思想自由D.构建理性王国
5 . 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在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指的是
A.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教规B.用理性目光,审视人类社会
C.提倡科学归纳或实验的方法D.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2020-01-16更新 | 75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4-2015学年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二中高二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伏尔泰在《以英国人的口吻》中写道:“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政治体制是(  )
A.君主专制B.共和制C.贵族制D.君主立宪制
2019-12-24更新 | 163次组卷 | 34卷引用: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一位思想家说到:“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这位思想家是
A.伏尔泰B.卢梭C.康德D.孟德斯鸠
2019-12-02更新 | 119次组卷 | 16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伏尔泰曾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体现了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是(     
A.歌颂自然人性B.反对宗教迷信C.提倡科学思想D.崇尚思想自由
2019-11-2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9 . 经研究发现,自古以来,人们对“美德即知识”中的“知识”有不同的理解。苏格拉底认为是“努力探究而去获知”,早期基督教派则称之为带有神秘主义因素的“灵知”,启蒙思想家们将其解释为“通过理性思考获得的真知”。据此可知
A.后世解读历史更加全面
B.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C.时代需要影响历史解释
D.社会进步推动历史认识发展
10 . 启蒙主义者主张人的自由平等,并认为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和尊严,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剥夺的,包括皇帝。这一主张可概括为
A.天赋人权
B.人民主权
C.社会契约论
D.三权分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