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社会科学推动人类文明发展总是需要首先凭借其研究成果,变革人们的种种观念。这里,暂且将之限定在人类每一个时代的根本性的大背景观念这个较窄的意义上。这些大背景观念,主要包括对自然和科学的基本看法,对人和人生的基本态度,对宗教和社会的基本观点。这些从根本上影响着人们对整个文明的态度,对真理和正义的看法,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对社会制度的诉求。故一旦发生变化,即意味着人类文明的一次重大转折。

——摘编自《社会科学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模式与规律初探》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论述中选取一个角度,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人类文明发展的模式与规律,并概述和评价该模式或规律。(要求:简要写出所选取的角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模式与规律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019-05-24更新 | 67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5—16世纪是一个公认的历史分水岭,它标志着中世纪与现代之间的分界。但有学者却认为这一时期理性精神仍然受到压抑,西欧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西欧社会真正的变化是从17世纪才开始的,到了18世纪中叶以后,一个全新意义上的现代西方社会才真正产生。因此.西方中世纪和现代的真正分水岭,严格来 说不应该放在15—16世纪,而应该放在17—18世纪。

——摘编自赵林《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

关于历史分水岭,学界有不同的认识。请对上述材料中的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19-08-12更新 | 579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西方启蒙运动中存在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一些启蒙思想家特别是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对以中国和印度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启蒙思想家根据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哲学思想阐述和评论东方文化,或通过对东方文化的颂扬来论证自己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或通过对东方文化的批判来阐述自己对西方文化的观点。

16-18世纪西方译介中国典籍表

时间事件
1626年法国耶稣会士金尼阁将“五经”译成拉丁文
1687年比利时耶稣会士柏应理在巴黎印行《中国哲学家孔子》,书中附有《大学》《中庸》《论语》的拉丁译文
1711年布拉格大学刊印了《中国典籍六种》收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孝经》《小学》的拉丁译文。此书后来被译成法文,于1784-1786年间在巴黎出版
1776年后法国先后出版《中国历史学艺术风俗习惯之研究》《海外传教士耶稣会士通信录》《中国通史》《中华帝国全志》,把法国汉学推到了一个独霸世界汉学研究之圣坛地位

——据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等

从材料中概括有关文化传播的信息,并运用所学世界史的相关史实,加以简要分析。(要求:明确写出所提信息,分析须有史实依据。)

4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阅读图表,完成下列要求。

结合下图所示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知识分子的担当与局限”,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该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论题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叙述准确)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伐的风气。”历史上杰出的文艺作品总是时代的镜子。列宁曾把列夫·托尔斯泰称作“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恩格斯也称赞巴尔扎克的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伟大的文艺作品不但深刻反映时代,也引导时代前进。《马赛曲》,《国际歌》的历史功用已为大家所公认。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鼓舞无数的革命者去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壮丽事业而英勇奋斗。这都是人所共见的。鲁迅曾经说,文学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

张炯《牢记文学艺术的真谛》


根据材料概括一个观点,并运用所学中国历史或者世界历史有关史实加以论述。(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严密。)
2018-02-23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含东至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罗马法近代西方法治
理论基础古希腊国家至上的观念深刻地影响着罗马人。罗马法将规定国家事务的法称为公法,将规定私人事务的法称为私法,尽管中国学界论及罗马法的时候,经常强调其私法精神,给人罗马公法相对私法而言处于次要位置的印象。但事实上,罗马公法的地位高于私法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们享有最充分的自由和权利,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建立政府和国家是为了更好地维护这些权利,国家和政府的权力来源于权利,受托于权利,衡量国家和政府权力合法性和正当性的标准在于国家和政府是否忠实履行了人们的委托,切实维护了人们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利
权力分配君主的意志是法律来源之一,君主是法外之人,本身不用服从法律西方近代法治的核心标志是有限权力,是权力制约和权利保护

——材料整理自罗洪洋《重新思考古罗马与近现代西方法治的关系》


上面是古罗马法与近代西方法治的对比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18-01-24更新 | 828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学河西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00年前施本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指出,世间所有的文化或文明都是有生命的,都有生老病死,西方文化也不例外,所以他只是断言西方终将没落,施本格勒抛弃了欧洲中心主义的历史观,他认为每个文明都有存在的合理性与价值,不认为西方文化具有比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中国文化、埃及文化、阿拉伯文化、墨西哥文化等更优越的地位,这种较为平等、多元的历史观被他喻为历史领域的哥白尼发现

唯一的问题是,在施本格勒写书时看上去早已没落成为定局的中华文明,居然奇迹般重新振兴,而且隐然已有再度如日中天之势。在施本格勒看来,所有文明都有生老病死,概莫能外,但中华文明已经持续了五千年,这一点毕竞是所有其他文明都未曾做到的,面对这一文化特例,或文明异数,施本格勒若泉下有知,会不会重新建构他的理论框架?

——摘编自江晓原《重读<西方的没落>》


充分提取材料信息,从文明的角度提出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的学者把明末反封建礼教称之为“启蒙思想”或“启蒙主义”;泰州学派的支系,主张“唯情主义”的大戏曲家汤显祖也被认为是“深具启蒙思想的人”。这就容易使人们错误地以为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主张个性解放的运动类似于发生在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我认为,上述两种运动不仅在表现形式、而且在实质内容上都有不同,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以“唤起”理性为特征,而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的运动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释放为特征。前者的结果是:自然科学重大的突破、社会科学基础的建立和资本主义民主制国家的建立。后者的结果是:虽有少数思想家仍然坚持反对封建专制礼教,但在清军入关后封建专制礼教的强化和对批判礼教的文人学士无情的镇压,使反对封建专制的礼教浪潮被打断了。

——北大教授汤一介《启蒙在中国的艰难历程》


评价材料中汤一介教授关于明末反对封建礼教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7和18世纪,整个基督教区的无数学者和其他富于思想的人则正在发展和表达一些新的思想,以致可以说是构成一场思想革命。这场思想革命并不是突然开始的。它是从较早的几个运动中生长出来的一个渐进的运动:(1)对遥远的地方和人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更大的兴趣——是从14到17世纪欧洲向外扩张的结果;(2)中等阶级和贵族阶级财富的增加,随之而来的闲暇和好学——是商业成长和在亚洲、非洲、美洲使用廉价劳动力的结果;(3)对宇宙的概念的变化——是广泛学习16世纪时的哥白尼学说的结果;(4)对伴随着十六七世纪激烈的宗教冲突而来的偏执和不宽容的反抗;(5)对17~18世纪肮脏的王朝战争和殖民战争所引起的种种邪恶和痛苦的反抗。17~18世纪的思想革命包括:(1)强调自然科学的重要性;(2)“自然宗教”和对基督教的怀疑论的兴起;(3)“进步”观念的兴起;(4)把批判精神应用到宗教、政治、教育和经济上面。

——摘编自【美】威廉·麦克尼尔著《世界史》

根据材料中“思想革命”的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紧扣材料,写明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欧洲乃至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

根据材料信息,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17-11-29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三校(郎溪中学、宣城二中、广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