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0 道试题
1 . 变革世界的引擎
材料一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
材料二   在从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中国人享有高度发展的文化、先进的工艺、大规模的商业、以功绩为基础的有效的官僚机构以及提供社会凝聚力和思想理论基础的儒家信仰。中国人很自然地认为他们的文明优于其他任何文明,并认为外国人是“野蛮人”。这种态度虽然是可理解的,但却使中国人在一个巨变的时代没有发生变化。相形之下,西欧人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并将它们用于海外扩张。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这一模式表明,历史的发展并不像通常所说的“一事成功百事顺”,人类学家们将此称为“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问题:
(1)概述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中世纪中国文明。
(2) 推动欧洲把中国“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 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评析“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
(要求: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及其提示进行评析,史论结合,叙述连贯通顺,结构完整。)
2 . 有人认为,理性是“人类认识真理的能力”,“人类的精神不靠信仰的光亮的帮助而能够自然达到一系列真理”。这种观点应该出现在
A.古希腊B.文艺复兴时期C.宗教改革时期D.启蒙运动时期
3 . 启蒙运动与欧美社会发展 
材料一 “这些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像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人生而自由,然而他自此处处背负着锁链。……人,一旦明白事理,就是自主的;对自身的生存手段,他拥有唯一的决断,他因此成为自己的主人。”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  “让我们每一个人向邻人伸出热情的友谊之手……让(英国)辉格党和托利党的名字灭绝;让我们不是听别人,而是听诚实的公民的话;他们是坦率的、坚定的朋友,是人类权利和美洲自由的、独立的国家的勇敢的拥护者。”
                ——潘恩 《常识》 1776年1月 于北美大陆 
材料四  “每个人,只要他不违反正义法则,就可以完全自由地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身利益,就可以完全自由地以自己的勤奋和资本与其他任何人即任何社会阶层的人的勤奋和资本相竞争。君主就完全给免除了一种职责。”
           ——亚当·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
问题:1、根据材料一,影响哲人们提出新思想的因素是什么?他们提出的“自然法则”在社会制度问题上有何表现?
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的知识,哲人们的思考形成了怎样的影响?列举史实说明。
3、综合以上所有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启蒙运动与欧美社会发展的关系?
2013-07-23更新 | 2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写道,妇女们应该在家中劳动,永远不要到需要讲话的公共集会上去……难道世界上还有比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的母亲更感人,更让人尊敬的吗?这表明卢梭反对妇女:
A.拥有教育权
B.获得劳动权
C.争取人身自由权
D.享有政治参与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名校
5 . 图中的伏尔泰与卢梭在争论的话题不可能是
A.“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
B.“君主开明专制”还是“人民有权推翻君主”
C.“否定罗马教廷权威”还是“否定教会创世说”
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还是“财产私有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6 . 发源于西欧的启蒙运动能迅速波及欧洲大多数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法国启蒙思想家到欧洲各地处发表反封建演说
B.它追求政治民主和权利平等
C.它把矛头指向了天主教会
D.它适应了发展中的资产阶级的需要
2011-10-26更新 | 9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南汇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狄德罗《百科全书》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享有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此言体现的主张有
①个人自由       ②权利平等       ③联邦共和       ④主权在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1-06-10更新 | 1317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8 . 启蒙思想家洛克和孟德斯鸠都是分权学说的倡导者。他们主张“行政权”由
A.总统掌握B.君主享有C.议会控制D.人民共有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9 . 在法语中,“启蒙”的本意是指“光明”。当时先进的思想家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处于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
问题:
(1)启蒙思想家所讲的“理性之光”指的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简略叙述自启蒙运动兴起后的三百多年间,“理性之光”是如何驱散黑暗,把世界引向光明的。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论和渎神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
材料二   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就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英)约翰·洛克《论政府》(1688年)
(1)结合两则材料,概括说明其基本思想。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理论?根据材料概括作者的政治主张。
(3)结合史实,分析上述思想在当时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