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彼特拉克特别推崇古罗马历史学家李维的作品,而伏尔泰对李维作品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并且认为古典史家的很多记载都是“无稽之谈”。这种改变
A.反映了古典文化走向没落B.表现了理性的批判精神
C.说明了人文精神遭到质疑D.受到了宗教改革的影响
2 . 如图所示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科学革命
2021-01-22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统编版)-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基础练)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沙龙的历史既是一部文化史,也是一部社会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广义来说,沙龙(salon)是以谈话(converstion)为主,由一位沙龙女主人(Saloniere)来凝聚不同的社会阶层或生活圈子的文人雅士或贵族,这些沙龙客人会定时来参加聚会,沙龙谈论的主题从早,期的教育、教化与文学讨论,至18世纪转而以哲学、科学、宗教的思考为中心主题,来进行交流。

欧洲首成沙龙诞生于16世纪的法国,由德·洪布耶夫人建立,为沙龙文化奠下基础。

法国周王路马十五时代(17101774年),沙龙风气大盛,扩及欧洲各国,十八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时期为沙龙文化的鼎盛时期。法国大革命爆发,贵族四处逃亡,沙龙进入黯淡时期,直至十九世纪时,沙龙才又活跃起来,例如瑞卡米耶夫人和吉哈丹小姐的沙龙。在这些沙龙里,浪漫主义逐渐成形。接着,沙龙文化渐被文学咖啡馆取代,直至20世纪初销声匿迹。

——摘编自《十八世纪法国沙龙文化》


结合法国沙龙的发展情况,说明沙龙的历史是一部“文化史”。
2021-01-20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地区专用)-题型06解释说明类材料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中世纪神学家阿奎那认为,理性是一切生物的第一准则,法律是理性的,分为永恒法、自然法、人法、神圣法四个种类,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谈道:“一切存在物都有它们的法。上帝有他的法;物质世界有它的法人类有他们的法。”这反映
A.启蒙运动传承了传统的理性思想B.两人的法律思想内涵一致
C.孟德斯鸠没有真正否定宗教神学D.法律以人性为根本出发点
5 . 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把人类社会进程描绘为一个由自然状态到政治社会状态,终止于专制政治社会的过程,他反对以道德败坏和人性异化为代价来换取科技进步和物质增长。这说明卢梭(     
A.是积极的乐观主义者B.主张开明君主专制
C.反对科技飞速增长D.看到了理性的负面影响
2021-01-16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八省联考2021届高三上学期预测模拟历史试题(B卷)
6 . 1649年公开审判国王查理一世是英国政治史上的重大事件。检察官指出“国王的权力本是人民为自身安全而赋予他的,一旦其利用权力伤害人民,依据法律应将其视为人民公敌并处以最严厉刑罚”。法庭还允许查理一世对其罪行一一进行回答。公开审判查理一世有利于
A.落实《权利法案》B.巩固君主立宪制
C.推翻君主制度D.传播民主思想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编纂《四库全书》是继修纂(古今图书集成》之后的一次更大规模的举动。这部大型丛书,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下谣有计划地征求当时国内所有存书起,共花费了十三年时间,集中了大量人力、物力修纂而成。其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四大部分,共编辑了从古到当时的3457种著作,计有79070卷。编纂这部大丛书,出力最大的是纪昀,而所动用的抄写人员有一千五百余人。《四库全书》前后共抄写七部,另外还有副本一部。这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其中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但清政府在修辑《四库全书》的过程中曾大量销毁和改旧书,使祖国的文化遗产受到损失。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从18世纪中期开始,狄德罗就主张编写一套《百科全书》以传授新知识和宣传新思想。这一主张立即得到一百六十多位当时最著名的思想家和科学家的支持。从1751年《百科全书》第一卷出版至172年,共出版了28卷。之后又出版了续编6卷。这部书采用了百科全书的形式,反映了当时的一切科学成就,宣传了科学和理性,起到了批评迷信和反对专制的作用。启蒙思想家们在完成编写的过程中,遭到反对封建势力的围攻,在斗争中,他们形成了百科全书派。在18世纪后期,百科全书派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摘编自《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清朝编纂《四库全书》与法国编纂《百科全书》的异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评《四库全书》和《百科全书》的编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一位启蒙思想家论证了人民的革命权,提出了“多数原则”,认为社会大多数人的同意即可被视为全体人民的同意,政府可以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管理国家一正是这些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基础。这位思想家
A.创立了自然神论B.系统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C.论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D.影响了英国等国家反对封建专制暴政的斗争
2021-01-09更新 | 3844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全国通用)-必修3-考点0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9 . 沙龙文化的发展历史,既是一部文化史,也是一部政治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沙龙”一词的原文是salon(客厅)。是上流社会社交的中心。14、15世纪,沙龙开始发展起来了。在那不勒斯国王罗伯特的宫廷里,人们仔细谛听着薄伽丘与彼特拉克的学术谈论。在16世纪的梵蒂冈,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皇宫里,在马尔比诺城堡的聚会中,宫廷的沙龙与贵族的沙龙在繁华与人文之风中竞相角逐。从根本上说,有闲阶级的存在是沙龙存在的基本环境。18世纪是法国沙龙发展的鼎盛时期,从路易十四时代的庄重谢幕到摄政王时时期的尽情狂欢再到路易十六登基后励精图治的改革,以及最后大革命的激情爆发,这是一个狂飙突进式的过程,这是个处在大张大阂的剧变当中的世界,各种观念冲突激荡,思想空前活跃。18世纪的沙龙是属于启蒙时代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喜剧、哲理小说都要先在夏特莱夫人的沙龙里朗诵再复印。19世纪中叶,由于贵族制度的彻底消亡,工业革命的兴起、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文化批判的公众成为文化消费的公众,资产阶级倡导的简朴、物质之风主导着社会的潮流.沙龙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全部基础而淹没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中了。

——摘编自肖琦 《法国文化:沙龙的演变与法国大革命》


(1)编写一幕18世纪发生在法国沙龙内的人物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法国当时政治、经济或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 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结合西方近代以来沙龙的发展变化,说明沙龙的历史是一部“文化史”。
10 . 启蒙思想家推崇中国的自然哲学,试图将世俗伦理从神学与教权中解放出来;推崇中国的开明君主,试图将绝对主义王权从政权中解放出来;推崇中国的自然经济,试图将国家经济从腐败和衰落中解放出来。这表明当时
A.中世纪的欧洲社会出现了理性之光
B.启蒙思想家深刻反思理性主义的弊端
C.启蒙思想家意在借助中国文化宣传理性
D.启蒙思想家对中国文化有着理性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