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18世纪,欧洲大陆各国王公贵族纷纷聘请法国家庭教师,争相开办沙龙,仿造凡尔赛宫,巴黎贵妇人的品味引领着全欧洲上流社会的时尚。这些现象在客观上
A.促进了文艺复兴的转型B.助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
C.融合了贵族与平民志趣D.推进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2021-03-02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名校联盟优质校2021届高三2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卢梭认为:“人生而自由,然而他自此处处背负着锁链。”这里的“锁链”在当时主要指
A.家庭责任B.专制统治C.殖民统治D.沉重赋税
2021-02-20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北大培文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学者大致上对基督教采取的观点颇类似于古人的宗教观,那就是:宗教是个基本的存在,大体而言是件好事或者说有存在的必要,只是世界上还有更多的事情值得关注。宗教不该钳制生活和思想的一切,而这正是教会一贯的目的。随着文艺复兴来到,在世俗的世界里,宗教可以存在,但是属于私人事务,或是一群人受到某些信念所吸引的结社团体一一就像我们今天的世界。宗教不能左右社会,不能强制每个人遵守规定和仪式,也不能宰制思想。

——摘编自约输·赫斯特《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材料二   罗马教廷把下列书籍列为禁书

书目作者生卒时间节选内容
《天体运行论》哥白尼14731543如果真有一种科学能够使人心灵高贵,脱离时间的污秽,这种科学一定是天文学。
《九十五条论纲》马丁·路德14831546观点:主张因信称义,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材料三 (启蒙运动思想家)保障人权和实行法治的主张,崇尚知识、提倡科学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理性社会的种种设想,都已超出了国界,跨越了时代,有着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他们후越的见解为欧美的民主进程奠定了思想基础。

——刘宗结《世界近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学者对待基督教(宗教)的基本态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这两部著作为什么会被罗马教廷列为禁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启蒙运动对欧美“民主进程”的深远影响。
4 . 从霍布斯到卢梭,从康德到罗尔斯,近代以来西方主流政治思想家都信奉“社会契约论”,没有一种理论能够像它这样几百年长盛不衰。“社会契约论”的理论力量主要在于
A.证明国家政治的合法性B.阐述天赋人权的价值观
C.有效预防公权力的腐败D.促进理性主义思潮兴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世纪法国的“百科全书派”坚持从自然本身来说明自然,否定超自然的神秘主义,他们认为:整个世界都是一种实在的物质存在;人的灵魂都是一粒物质的种子。由此可见,“百科全书派”
A.否定了人类的宗教信仰B.崇尚无拘束的社会秩序
C.提出了科学的唯物主义D.发展了人类的理性思维
6 . 美国学者彼得·盖伊在《启蒙时代》一书中说道:“他们(启蒙思想家)彼此展开无休止的论战,有些交往完全是唇枪舌剑,毫不客气······此外,外界的骚扰或对骚扰的担心也驱使启蒙哲人们想到他们的共同之处,忘掉他们之间的分歧。”这一说法
A.折射出启蒙思想家的理性精神B.揭示了启蒙运动形成的根源
C.表达了启蒙思想家的政治诉求D.忽视了启蒙运动的历史作用
7 . “他们认为进攻教会堡垒的时机已经成熟,因为对教会的批判如今得到来自自然主义宇宙观、高歌猛进的科学方法,以及由此面产生的批判怀疑和经验主义的思维方式的支持。”据此可知,这一“ 进攻教会 堡垒的时机”是指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科学革命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法国思想家从中国文化中看到了许多他们正在试图证明或正在热切期望的东西。狄德罗赞美儒学“只须以理性或真理,便可治国平天下”;霍尔巴赫认为“(中国的)悠久历史使一切统治者都明了,要使国家繁荣,必须仰赖道德”;伏尔泰也认为中国没有宗教专制,人们享有充分的信仰自由。可以说,在当时的法国出现了“中国热”。那么,何以中国文化会在启蒙时代饱受法国人的青睐?这显然是因为中国文化的独特气质和当时西欧的精神气候之间产生了某种不期然的契合。

材料二   中国的20世纪就是从对法国革命思想文化的大力张扬开始的。1901年,《国民报》第一、二期即连续发表文章宣传法国大革命,并公开鼓吹在中国推行法国式的革命,其他进步报刊纷纷效法,中国舆论界刮起强劲的“法国风”。190612月,湖南醴陵一带发生了一场颇具规模的反清起义,被普遍比附为“攻打巴士底狱”的壮举,湖南省也因此得到了一个“小法兰西”的雅号。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何芳川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文化的独特气质和当时西欧的精神气候之间有哪些契合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初中国刮起强劲“法国风”的原因。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化的世界进程也就是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这一过程开始于西欧。1500年前后,西欧地区社会结构中有利于制度创新的各种因素通过一系列彼此联结的历史运动而会聚、互动,最终为工业文明的诞生准备了知识基础、制度环境和政治、经济、文化条件。16~18世纪的200年间,西欧地区的科学革命、思想革命、政治革命和产业革命接踵而至,在英法等国首先塑造了现代社会的原型。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文献资料内容摘要
马文·佩里《西方文明史》如果说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人文主义者们开创了一种趋势的话,那么启蒙思想便是这种趋势的最高峰。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从现代民主政治来看,启蒙运动的主要贡献是直接促发和指导了两次伟大的革命事件——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国的改良与革命两派都取法于西方,向西方学习,卢梭、孟德斯鸠等英雄形象,成为两派汲取思想的共同来源。
福泽谕吉《劝学篇》发展了西方的天赋人权说,提倡日本的自由人格,并根据《社会契约论》,强调人民在国家中的主体地位,使日本文明赶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请回答:
(1)材料一“1500年前后……一系列彼此联结的历史运动”有哪些?它们之间是如何“彼此联结”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17~18世纪西欧思想革命对欧美、亚洲产生怎样的影响。
10 . 一位启蒙思想家认为政权属于全体人民,一个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系统地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原则。这位思想家是
A.洛克B.伏尔泰C.孟德斯鸠D.卢梭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