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英国启蒙思想家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就是战争状态。为此,所有人都把自己享有的一切自然权利包括生命和自由转让出来,交付给一个强有力的君主或议会,以保护所有人的安全与和平。这表明霍布斯(     
A.反对社会契约理论B.推崇君主立宪制度
C.倡导监督国家公权D.主张强化公共权力
2023-01-06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指出:“自我思考”是“正常的人类理性”的第一标准……将自然人视为不服从命令是迷信,从迷信中解放出来的想法被称为启蒙。据此,康德意在强调
A.思想解放的关键是批判迷信B.启蒙思想的核心内容是理性
C.启蒙运动中的理性存在弊端D.人文主义精神是理性的前提
3 . 在研究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时,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文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大兴土木”是指
A.解除人的精神枷锁B.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C.大力张扬人的个性D.构建民主法制社会
4 . 西方近代人文精神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指出尘世生活是大自然赋予的,歌颂了人的爱和重要性。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描绘了一个世俗女性高贵、优雅以及沉浸在现世美好生活中的形象。

——摘编自张淑钏《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矛盾特性》

材料二 宗教改革的动机原本是宗教性的,然而却结出了丰硕的世俗之果。它导致了凌驾于欧洲世俗权力之上达千年之久的基督教会的分裂,从而为西欧近代民族国家的崛起创造了条件。由于每个人都可以在信仰中直接与上帝发生联系,这样就使得宗教信仰成为个人的事情、内心的事情,从而使人在精神上获得了一种真正的自由:恪守“天职”、勤奋节俭的新教伦理则成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精神前提;宗教宽容精神成为一种普遍的时代背景,这种新时代背景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理性与民主政治的发展,并最终汇聚成启蒙运动的澎湃洪流。

——摘编自赵林《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

材料三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弘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主义精神的继续弘扬。

——摘编自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及精神内核,列举两位与薄伽丘同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教改革结出的“世俗之果”。
(3)据材料三,指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是“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兴起的“新的历史条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人文精神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内驱力,作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家知道,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摘自叶廷芳《十八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二   马丁路德认为恩典是要通过人的信仰来实现的。马丁路德的这种新的恩典说在基督徒与上帝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否定了人们对教廷、教皇、仪式和神职人员的崇拜。马丁路德号召基督徒要尽量服从世俗政府的命令,以此作为基督徒是否过上正当生活的条件。

——摘自朱孝远《德国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的贡献》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对那个时代面临的思想任务和社会要求进行反思,他们所提出的那些社会原则,如思想和信仰(宗教)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经济上的自由和不受(封建)国家干预、人民与统治者的相互制约,等等,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思想观念。

——摘编自何平、曾祥裕《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借古喻今”的含义及这样做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