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泰勒斯到智者学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在古希腊有关神学的记载中,神往往具有争强好胜的虚荣心、嫉妒心、报复心,会表现出各自的勇敢、胆怯、厚道、奸诈等行为。神也会犯错误甚至犯罪。如神王宙斯的所作所为,就令人认为他实在是一个典型的暴君。这样的记载
A.说明了古希腊神学体系的混乱B.旨在防止希腊走上暴君政治
C.反映出神学中蕴含着人文精神D.折射出民主政治的开放包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荷马史诗》中的《奥德赛》叙述了特洛伊战争后,奥德修斯在海上漂流十年,到处遭难。但他不畏困难,追求自由,追求自我实现,最后在神的怜悯下返回家乡。这表明作者
A.具有人文主义思想B.否定神的意志和权威
C.冲破人神关系束缚D.肯定“人是万物的尺度”
3 . 韩国客轮“岁月”号发生事故下沉,船长李俊锡却抛下乘客率先逃离。甲同学说:“求生本能使然,没有必要指责人家”;乙同学说:“丧失了一个船长应有的责任心,应受到强烈谴责”。如果承认他们的说法都有道理,这与谁的观点最接近
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C.薄伽丘D.彼得拉克
2021-03-1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学考模拟历史试题
4 . 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国家治理的好与坏的标准是否符合人性。苏格拉底提倡善良的道德,伦理思想是“美德即知识”,其最大的哲学贡献是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5 . 有一天,权倾天下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拜访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第欧根尼正在晒太阳,亚历山大大帝问他有什么需要,而且保证自己会尽力满足他。第欧根尼回答:“确实,有件事可以请你帮个忙。麻烦你移动一下,别再挡住我的阳光。”据此,你认为第欧根尼的思想与中国古代哪一学派相近?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2021-02-05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溧阳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6 . 在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十全十美者。这反映了
A.文艺复兴已经兴起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D.神话改变了欧洲民主进程
2021-02-0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7 . 智者学派认为,一切都可以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没有不变的道理,一切被人们奉为规矩的常理都可以在辩论中推翻。这一言论
A.不利于城邦社会公德的培育B.是自然哲学诞生的重要标志
C.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D.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
2021-02-0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在此之后,对本原的思考被抛弃了,以智者运动为代表的新思潮取代了自然哲学的地位,哲学家们探讨的核心问题不再是‘本原’而是人的行为与社会生活的秩序。”材料中的“新思潮”
A.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B.崇尚理性和自由的社会秩序
C.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D.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2020-12-0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1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为了赢得更多的学生,他们还有意模糊是非善恶的界限,声称世界上本来没有什么善恶是非,只要你掌握了论辩的技术,你就是是非善恶的标准。”这表明“他们”主张
A.“人生而平等”B.“美德即知识”
C.“信仰即可得救”D.“人是万物的尺度”
2020-12-05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必修)
10 . 根植于西方文化土壤中的人文精神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表现为不同的特征及其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亚里上多德说:“人的最高的善是伦理学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它揭示了人的地位、业及其历史作用。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首先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命题,确立了人以及人的意识在宇宙中的中心地位和价值。

一一摘编自邓阿宁《中西人文精神传统之比较》

材料二 这一时期重视科学实验,反对先验论:要求运用人的理智,反对育从;强调发展个性,反对禁人性;道德观念上提倡放纵,反对自我克制:要求“公民道德”,认为事业成功及发家致富就是道德行为,提倡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

——摘编自杨寿堪《人文主义:传统与现代》

材料三 人文主义者普高认为是上帝置人于世界的中心,予人以自由意志,而启蒙学者则从自然规律和人的本性来论证人的解放的合理性,在他们看来,人生来就是平等、自由的,这是天赋予人的权利,谁都无权剥夺。

在文艺复兴时期,对于资产阶级而言,“平等”的要求只是局限于“市民”范围之内,但与之不同,启蒙学者中较先进的人物则主张把平等扩大到一切人,要求从政治平等上升到财产平等,主张政治自由和共和国。尽管对自由、平等、共和国的具体理解在两个时代不尽相同,但其在反对专制、要求民主方面是一致的

——摘编自陈娜《西方人文精神的历史流变及其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启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两人思想的共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句名言在当时的积极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的人文精神。并分析其思想带来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启蒙思想家对人文精神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发展的根本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基本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