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泰勒斯到智者学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感觉到冷,有人感觉到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这段话阐述的哲学观点是
A.人生而平等
B.美德即知识
C.认识你自己
D.人是万物的尺度
2017-12-01更新 | 145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美国学者梯利在《西方哲学史》一书中认为:“智者肯定知识有赖于具体的认知者。在一个人看来是真的,对他来说就是真的,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意见。所以普罗塔哥拉这样教诲人,在知识方面,人以自己为准则。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智者学派
A.注重知识,提侣人性,否定个人主义B.尊崇理性,批判传统,强调道德作用
C.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D.珍视个人自由,强调集体的荣誉至上
2017-11-23更新 | 246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的出名主要的是由于他的学说,即“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一一罗素《西方哲学史》

材料二下图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蒙娜丽莎》《十日谈中的青年男女》

材料三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是封建制度的批判者,是新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

——摘编自《马克思选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他的学说在西方思想史上有何地位?

(2)材料二两幅作品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核心思想具体内容。

(3)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都是当时启蒙思想家的杰出代表,他们分别为新的资本主义制度提出了怎样的设想?与文艺复兴时期思想相比,他们思想进步在哪?

2017-11-20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智者运动兴起的基本条件是
A.反封建运动的广泛开展
B.资本主义的萌芽
C.工业革命的开始
D.古代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
2017-11-2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周)旧有世俗权威和精神权威的崩溃与当时的变法一同产生了新的问题。过时的传统必须摒除,而人们也必须找到新的指导原则。…我们惊奇地发现,中国这一思想繁荣的时代(东周)与古希腊的哲人时代是同时产生的;……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镳,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
                                                               一一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不幸的是,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不过这不表明明清两代便是历史的倒退,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应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中国社会远非停滞不前,不过与西方相比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罢了。

                                                                                          一一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西方在思想领域出现的现象,并分析两种文明“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明清时期在思想领域“革新和发展”的表现是什么?与当时欧洲思想发展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3)根据以上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

6 .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有一批人对于政治、伦理和辩论术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当时人称他们为“雄辩家”或“智者”。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法语“文艺复兴”一词的意思是“再生”,它指的是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之间的一轮艺术和知识的创新,反映了西欧高度发展的城市社会的持续发展。

材料三牛顿以他对支配天地万物的寥寥数条规律的精美绝伦的概括,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伟大,暴露了宗教非理性主义的荒谬,促使人们由对牛顿和自然规律的崇拜发展出一种探询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热忱。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智者”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2)指出材料二中“再生”一词的实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内涵

(3)综合以上材料,归纳西方人文精神不断发展的推动因素。

2017-11-0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尽管流于诡辩,但重要的是,……拓展了哲学的领域,使其不仅包括物理学和形而上学,还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正如罗马时代的西塞罗所言,……‘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文中省略处应为
A.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
C.马丁·路德
D.莎士比亚
8 . 学者文德尔班在《哲学史教程》中描述:“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
A.推动雅典城邦民主制度的发展
B.使雅典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
C.推动了古希腊人的怀疑精神系
D.推动了个人私欲的膨胀
17-18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普罗泰格拉在《论神》这本书一开头就说:“至于神,我没有把握说他们存在或者他们不存在,也不敢说他们是什么样子;因为有许多事物妨碍了我们确切的知识,例如问题的晦涩与人生的短促。”这段话反映出普罗泰格拉的思想是
A.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B.怀疑神灵,关注人自身
C.人在自然界是最高级的
D.倡导用理性去认识世界
10 . 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相对主义”“否定权威”“注重实利”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孔子
B.墨子
C.普罗泰格拉
D.苏格拉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