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韩非主张治理天下要“事在四方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同时,“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还求“废先王之教”“以法为教”,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据《韩非子》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是免除一切情绪影响的神袛和理智的体现,人类的本性(灵魂)便谁都难免有感情。凡是不凭感情因素治事的统治者总比感情用事的较为优良。即使法律所未及的问题或法律虽有所涉及而并不周详的问题确实存在,但这时如果需要运用理智,还是应该求之于多数人或全体人民。因为多数人总比少数人不易腐败。……适宜于大多数人的最好的生活方式就应该是行于中庸。在一个城邦中,所有公民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极富、极贫和两者之间的中产阶级。中产阶级的人们最能顺从理性,并且很少野心,“他们既不像穷人那样希图他人的财物,他们的资产也不像富人那么多得足以引起穷人的觊觎。既不对别人抱有任何阴谋,也不会自相残害,他们过着无所忧惧的平安生活”。因此,最好的政治团体必须由中产阶级执掌政权。

——摘编自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导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韩非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构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政治构想的命运并说明其原因。
2 . 思想文化的传承与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前后,在中国、古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繁荣,当时的思想家们流传下了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

国别人物观点或名言
古希腊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中国孔子“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孟子“仁则荣,不仁则辱”

材料二   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三   

663年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670年顾炎武《日知录》
1690年洛克《政府论》
1691年王夫之《宋论》
1734伏尔泰《哲学通信》
1748年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和中国思想家的核心主张。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启蒙思想家在政治领域中提出的建议,并列举受其影响近代中国社会发生的三大历史事件。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思想家共同的思想内涵。有人认为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是中国版的启蒙运动”,也有人认为它只是“儒学思想的新发展”,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只有观点,没有理由不给分。)
2019-04-0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异教徒的德行》中写道:“人们可以说孔子和苏格拉底一样,运用他们在伦理方面的权威,使哲学回到人间。”以下能够充分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两者都是无神论者
B.都重视人的道德性
C.都强调知识对人的重要性
D.都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了-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强调的是
A.物质生活
B.科学精神
C.理性价值
D.自由权利
2019-07-11更新 | 374次组卷 | 27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苏格拉底在被陪审法庭判处死刑后写道:“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这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捍卫法律至上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东西方文明中同时出现了早期的人文精神。这个时代被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下了属于“轴心时代”人文思想主张的有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②“天人合一”
③“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④“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A.①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灵魂或理智才能使人明辨是非。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据此可知,两位古希腊哲学家都
A.推崇绝对真理
B.具有理性精神
C.否定神灵存在
D.捍卫思想自由
2019-03-10更新 | 442次组卷 | 20卷引用: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选考)试题
8 . 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是神赐给雅典城邦的一只马虻,这个城邦因为身体庞大而日趋懒惰,需要马虻的刺激;而孔子则发出“周文王死后,一切文化遗产都在我这里”的豪言壮语。可见两者
A.都关注国家兴盛与否
B.都提倡“认识你自己”
C.都以人为哲学研究对象
D.主张做事要审时度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苏格拉底经常在公共场合与人交谈,通过谈话揭露对方的无知,以此来刺激人的求知欲,因为他的论辩方式,苏格拉底也被看作是智者学派,其实二者有本质区别。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
A.适应现实需要追求功利
B.研究重心转向人和社会
C.强调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
D.追求知识及人的自我约束
2019-06-01更新 | 878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养正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并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二   “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路德选集》

材料三   1762年发表的《社会契约论》是他的政治思想的代表作。他对法国的专制制度进行了更加严厉的批判,君主制本身必然导致君主的昏暴;主张建立以社会契约为基础的民主制国家,主权属于生而自由平等的全体人民。

——王怀兴《世界文化简史》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主张,并指出这些主张所体现的精神。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路德“正道”的内涵及其作用。
(3)材料三中“他”的政治观点对近代一些国家的政治革命和制度构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任选其中一个观点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