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图,推动图一向图二转变的关键性人物是
A.泰勒斯B.普罗塔哥拉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
2020-12-2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希腊哲学繁星般的智慧天空中,其实智者学派也是一颗璀璨的明星,纵然在哲学争鸣的古希腊时代被苏格拉底的理性论批倒,但其将哲学的思辨注入了古希腊哲学思想的肌体;……从大多数哲学家的观点看,古希腊哲学史以苏格拉底为界分为两个发展的时期。前苏格拉底时期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宇宙、自然;苏格拉底时期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人生。

——冉海涛《古希腊智者学派之浅析》

材料二   处在希腊古典社会由盛转衰时代的亚里士多德,在其哲学中提了“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的命题。他认为人类天生就有合群的性情,人不能单个独立生活,他必须同与自己一样的人交往,共同组成社会,才能力谋自给,才有实现自然赋与他的生活目的。而在古希腊,社会的构成就是城邦,即“政治共同体”。因此,人同城邦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个人必须置身于城邦之中,参加城邦的政治生活,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达到追求、向往幸福的目的。

——李丽《古希腊人本思想的表现及其历史演变》

材料三   在这批启蒙哲人中,最杰出者为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和卢梭。在一个还处于专制王权统治,出版遭到审查的时代,这些启蒙思想家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正是因为他们真诚地希望启发民智,要把潜藏于每个人自身之中的理性召唤出来,挣脱任何外在权威的束缚,使人类走出不成熟的依附和奴役状态,成为敢于运用自己理性的独立的、自由的人。

——李宏图《“理解启蒙运动”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智者学派对古希腊哲学发展的贡献,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启蒙运动时代西方人文精神的演进。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艺术作品中的历史

图是法国画家大卫于1787年创作的油画《苏格拉底之死》,描绘了为坚持自由和真理而死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许多艺术史家认为,对大卫作品的解读,往往被赋予现代政治的含义。


问题
(1)结合图片信息及所学知识,解读该作品的现代政治含义。
(2)你如何理解该作品的历史价值。
2020-04-0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主张在家庭内部保持融洽、和谐。他认为,作为子女要尊重父母、孝敬父母;在处理夫妻关系上,丈夫要忍让、克制;兄弟之间要努力发展友谊;女人持家、男人治国,若无节制和正义,就管不好家、治不好国;不论男女,只要有节制和正义,就是最好的男人和女人。

——摘编自王世军《希腊哲学家的家庭观》

孟子主张的家庭成员行为准则是仁、礼、义、慈、孝、敬。“仁”就是要孝敬父母、关心他人;“义”就是要尊敬兄长;“礼”就是要谦让;“慈”是长辈对晚辈要慈爱;“孝”和“敬”则是晚辈必须履行的对长辈的尊敬和赡养等义务。孟子认为处理好父母兄弟的关系不仅能使家庭和睦,还能影响政治。

——摘编自高智《试论孟子的家庭观》


(1)阅读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和孟子家庭观念的共同点。

材料二 19世纪末,梁启超写了许多论述国民、国家和民族的文章。他认为“国者,积民而成,舍民之外,则无有国。”他批评当时“民不知有国,国不知有民,……今也在国民竞争最烈之时,其将何以堪之?”1901年后,他又提出“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等主张。他认为“国家者,则人民之合意结契约而成立者也,故人民当有无限之权,而政府不可不顺从民意。是则民族主义之原动力也。”“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提全球三分有一之人类,以高掌远跖于五大陆之上。”作为20世纪初思想界的旗手,梁启超谋图把国人政治化为一个“民族”,借以完成他的民族主义理论的建构。

——摘编自王春霞《清末梁启超的民族认同历程》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评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的民族国家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下图所示,图中的两个人物几乎生活在同一时代,以下关于他们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其思想后来都上升为正统思想B.其道德价值观截然不同
C.都强调加强个人修养的重要性D.其主张均为统治者服务
2020-04-2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五区县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雅典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古希腊]伯里克利

材料二


材料三(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古希腊]苏格拉底


回答问题:
(1)伯里克利时代雅典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当时的雅典为保证所有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而采取了什么措施?
(2)图中的“其余居民”主要指哪几类人?
(3)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简述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2019-01-1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白鹿洞书院创于南唐。北宋初年,宋太宗御赐《九经》等书于书院,因有朝廷重视,书院得以发展。宋朝书院讲学之风盛行,白鹿洞书院因朱熹和陆九渊等人曾在此讲学或辩论,成为理学思想的传播中心。宋末至清初是中国重要文化摇篮之一。雅典学院是古希腊柏拉图创办的讲学机构,被称为欧洲的第一所大学。画面正中柏拉图和他的弟子亚里士多德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表现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围绕着倾听两位哲人争论的是为数众多的各派古希腊知名学者。



比较图1、图2,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两项图片中所反映的学术活动的信息并分别作相关说明。(提示:至少两点)
2019-11-11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下图中教学形式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孔子讲学图                    雅典学院(左上角苏格拉底正和四位青年交换意见)
A.社会环境
B.政治制度
C.经济水平
D.思想认识
2019-04-2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福建省上杭县第一中学等六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白鹿洞书院创于南唐,因朱熹和陆九渊在此讲学而得盛名,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重要文化摇篮之一。雅典学院是古希腊柏拉图创办的讲学机构,被称为欧洲的第一所大学,画面正中柏拉图和他的弟子亚里士多德正针锋相对的辫论,围绕着倾听两位哲人争论的是为数众多的各派古希腊知名学者。



图11白鹿洞书院

图12雅典学院

比较图11、图12,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两项图片中所反映的学术活动的信息并分别作相关说明。(提示:至少两点,但总分不超过12分)
10 . 思想的进步推动历史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600年~公元前3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一时期东西方都出现了杰出的思想家,西方有苏格拉底,东方有孔子,他们的思想照亮人类前进的道路。

孔子讲学图

雅典学院(左上角苏格拉底正和四位青年交换意见)
材料二 梁启超对“欧洲旧思想、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的比较表(原文节选)
甲 欧洲旧思想
乙 中国旧思想
丙 欧洲新思想
一、国家及君、人民,皆为神而立者也,故神为国家之主体
一、国家及人民,皆为君主而立者也,故君主为国家之主体
一、国家为人民而立者也,君主为国家之一支体,其为人民而立,更不俟论。故人民为国家之主体
三、治人者为一级,被治于人者为一级,其地位生而即定,永不得相混
三、治人者为一级,治于人者为一级,其级非永定者,人人皆可以为治人者
三、有治人者,有治于人者,而无其级。全国民皆为治人者,亦皆为治于人者
五、政治为宗教之附属物
五、宗教为政治之附属物
五、政治与宗教,各有其独立之位置,两不相属
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惟法律有种种阶级,各人因其身份而有特异之法律
九、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
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


——选自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1901年10月)
材料三 魏源提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窃其所长,夺其所恃”。他又强调“势变道不变”,“乾尊坤卑,天地定位……是以君令臣必共,父命子必宗,夫唱妇必从”……后来为洋务派所承接,发展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王韬说“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
——曾乐山《中西文化和哲学争论史》
(1)材料一的两幅图片反映出古代中西方不同的教学形式。图片表现出的差异有哪些?分别概述两种不同的教学形式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2)材料二中的丙与甲乙相比,其思想新在什么地方?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梁启超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作出上述比较的?其意图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魏源在中西文化关系问题上的主要观点,并思考王韬称魏源“师长一说,实倡先声”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