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7 道试题
1 . 公元前4世纪以后,在西亚、中亚和印度等地,曾出现希腊文化被当地民族利用和改造的现象。如阿波罗被认为是佛陀,赫拉克勒斯成了护法金刚,特洛伊的故事则成了印度、萨珊波斯艺术的主题。形成这一文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融B.亚历山大远征传播了希腊文化
C.亚洲文化具有开放包容的特点D.希腊建立起环地中海商业霸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苏格拉底最后的遗言是“良善是比金钱和其他东西更重要的”,希望雅典人能清楚认识到,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认识到自己在某些事情上很能干而忽视了美德的知识。这说明苏格拉底(     
A.认为美德比能力重要B.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C.特别不重视物质利益D.无明确的认识标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格拉底说:“作为一个人民,除了遵守法律,还有什么方法能够使自己少受城邦的惩罚?”他认为“守法就是正义”,正义也就是守法,两者本身是一回事,这既是拥有和坚持正义的表现,又是守法的表现。同样,苏格拉底也极其反对用民愤来左右审判的做法,他曾在处理“十大将未收阵亡兵士之尸”一案中,毅然强顶民愤,“虽恐吓万端,他全不顾”。苏格拉底探讨了如何公正地执行法律的问题,在对其最后的审判中,使得人们更能体味“法律是人世间最后的判决”。苏氏还认为神法与人法不同,“因为人类是不可能都聚集到一起的,而且也不是都说同一种语言的”,所以,神法不是人制定的,神法的效力强于人法,“违犯神所制定的律法的人是无法逃避刑罚的”。

——摘编自李鼎楚《论苏格拉底的法律思想》

材料二   西塞罗对物和人的因素视而不见,认为法律源于神,“法律是神的一贯意志”,但西塞罗认为自己的使命是把神的法律世俗化。在西塞罗那里,法律起源于神却并不神秘,“人与神共同具有法”,人通过与神共有的理性,必然能在自己的世界里找到相对应的法律。古希腊自然法学说的罗马化,也是西塞罗一生的重要使命,因此,在西塞罗的法律起源理论中,神只是起点。西塞罗以永恒普遍的自然法为前提推导出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竭力强调在理性面前人人平等,这种思想是有其时代根据的。他从自然法理论推导出共和政体的法制思想,认为应依照自然法组织共和政府,他指出在这种政体中,无论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都以“服从法律为美德”。

——摘编自段祺华、刘小兵《荀子和西塞罗法律思想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苏格拉底和西塞罗的法律思想。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格拉底和西塞罗法律思想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苏格拉底告诉他的学生,“善行、恶行在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含义,任何概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通过学习拥有知识,才能对此做出准确的判断”。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注重社会教化B.认为美德至上
C.提倡理性思考D.反对权威崇拜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苏格拉底主张人们应去探寻一种确定和永恒不变的真理,即美德和善,将古希腊哲学从主要探讨宇宙本体的自然转向人本身。这一变化(       
A.打破了神学的权威B.表明追求美德成为社会主流
C.提高了哲学的地位D.反映了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以“蛊惑青年”“崇奉新神”两项罪名起诉并判处死刑,他拒绝了门徒们为他安排好的一切逃走机会,饮毒而死。这表明苏格拉底
A.认同和体现了理性的精神,追求思想自由
B.对雅典的民主深感失望,主张精英治理国家
C.更加强调个人主观感受,主张重塑人的道德价值观
D.对雅典城邦缺少认同感,是对智者学派的反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美德才是知识……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苏格拉底这一教义的提出
A.旨在强调人的思想自由
B.第一次把人类置于了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C.意在肯定人的自然欲求
D.与雅典的政局和智者的出现有直接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苏格拉底认为,“好的生活”必然始于对德性的追求和对自我的认识,从对外在的自然事物的关心转向到对内在的灵魂德性的关心,凭借理性与言辞认识自己的灵魂所本有的德性。这一认识
A.为理性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B.表明美德成为雅典社会主流思潮
C.有助于重建社会道德价值观D.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首次觉醒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苏格拉底提出“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旨在强调
A.认识你自己B.中庸之道的人生境界
C.美德即知识D.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希腊哲学繁星般的智慧天空中,其实智者学派也是一颗璀璨的明星,纵然在哲学争鸣的古希腊时代被苏格拉底的理性论批倒,但其将哲学的思辨注入了古希腊哲学思想的肌体;…从大多数哲学家的观点看,古希腊哲学史以苏格拉底为界分为两个发展的时期。前苏格拉底时期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宇宙、自然;苏格拉底时期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人生。

——摘编自冉海涛《古希腊智者学派之浅析》

材料二 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不仅接受了17世纪欧洲本土的滋养,它还在全球寻找灵感。17、18世纪的欧洲探险家、传教士和商人出版了大量作品,描绘了形形色色的土著文化和异域文明,激起了欧洲知识分子的强烈兴趣。对于致力于铲除欧洲社会弊端的启蒙知识分子而言,没有教会专制、尊重理性的中华文明显然可以充当他山之石。而欧洲独特的社会背景也为哲人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18世纪兴旺发达的出版业充当了传播启蒙观念的重要工具。

——摘编自式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三 启蒙运动一开始是以温和渐进的方式集中在思想领域,对理性思想的高扬使它实现了西方思想和文化向现代的转换。但也应该看到这些思想对社会影响的程度是巨大且深刻的,经历了启蒙运动的西方文明再也不同于从前。占主宰地位的专制主义政治制度陷入了守势,要求废除王权,建立民主政体,还政于民成为西方社会政体的主流。要求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自由和平等成为随后西方人民斗争的动力和目标,一个具有极大进取精神和不断发展的西方社会出现在了人类异台上。

——摘编自徐新主编《西方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智者学派对古希腊哲学发展的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思想”,简析启蒙运动对西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2022-01-09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