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幸福指数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民生改善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就是我们寻找的最好东西,也是完满的目的。”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不同。某中学学生探究小组收集和整理了下表中的内容。请你根据下列表格中的内容回答关于幸福观的有关问题。

中国
西方
古代
1.不断提升美德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一箪食,一瓢饮”能够修得高尚品德,这样的苦行值得赞颂。
2.“多子多福”是幸福的显著标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族“香火”的旺盛是个人幸福的体现。
1.苏格拉底把由理性指导的精神满足当作最高幸福,视情欲为一时快乐之下的痛苦。他提出“知识即美德”。
2.中世纪的欧洲,人们普遍认为,人类的幸福来自上帝的恩赐,而物质享受只是世俗的、虚幻的幸福。
近现代
近代的中国人,对幸福的理解似乎更多样。有人把国家的富强独立当作终身幸福而奋斗,而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年轻人却认为幸福就是自由、平等地追求自己所渴望的东西,比如婚姻、学业、事业。
19世纪的西方,享乐幸福论流行,主张物质需要的满足高于一切。费尔巴哈认为“幸福只是某一生物能够无阻碍地满足关系到它的本质和生存的特殊需要和追求”。
当代
改革开放前,人们普遍接受幸福与物质追求相分离,“越穷越光荣”。改革开放后,很多人把财富的多寡看作幸福与否的标准。“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成为2010 年的流行语。
经济发达的西方社会,人们依然相信为自身谋取各种物质利益是幸福的保证,同时有些人已经把眼光投向社会弱势群体,帮助他人,实现个人社会价值被当作个人幸福的体现。

(1)从上述材料看,古代中西方的幸福观有何共同之处?结合所学简析中国古代的幸福观形成的主要原因。
(2)近现代中西方幸福观发生了怎样的改变?结合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别分析影响近现代中西方幸福观发生改变的原因。
(3)根据材料,你认为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社会幸福观的形成?
2019-01-30更新 | 37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2 . 幸福指数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民生改善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就是我们寻找的最好东西,也是完满的目的。”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不同。某中学学生探究小组收集和整理了下表中的内容。请你根据下列表格中的内容回答关于幸福观的有关问题。

中国
西方
古代
1.不断提升美德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一箪食,一瓢饮”能够修得高尚品德,这样的苦行值得赞颂。
2.“多子多福”是幸福的显著标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族“香火”的旺盛是个人幸福的体现。
1.苏格拉底把由理性指导的精神满足当作最高幸福,视情欲为一时快乐之下的痛苦。他提出“知识即美德”。
2.中世纪的欧洲,人们普遍认为,人类的幸福来自上帝的恩赐,而物质享受只是世俗的、虚幻的幸福。
近现代
近代的中国人,对幸福的理解似乎更多样。有人把国家的富强独立当作终身幸福而奋斗,而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年轻人却认为幸福就是自由、平等地追求自己所渴望的东西,比如婚姻、学业、事业。
19世纪的西方,享乐幸福论流行,主张物质需要的满足高于一切。费尔巴哈认为“幸福只是某一生物能够无阻碍地满足关系到它的本质和生存的特殊需要和追求”。
当代
改革开放前,人们普遍接受幸福与物质追求相分离,“越穷越光荣”。改革开放后,很多人把财富的多寡看作幸福与否的标准。“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成为2010 年的流行语。
经济发达的西方社会,人们依然相信为自身谋取各种物质利益是幸福的保证,同时有些人已经把眼光投向社会弱势群体,帮助他人,实现个人社会价值被当作个人幸福的体现。

(1)从上述材料看,古代中西方的幸福观有何共同之处?
(2)近现代中西方幸福观发生了怎样的改变?结合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别分析影响近现代中西方幸福观发生改变的原因。
(3)根据材料,你认为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社会幸福观的形成?
2016-11-27更新 | 6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南岳阳市部分重点高中高二上期联考历史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中外历史上,思想解放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宝贵精神财富。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纸上完成下列表格中的内容。
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知识即美德
达·芬奇谁不尊重生命,谁就不配有生命
康德

材料二 图片历史



(2)材料二中的三位历史人物引领中国社会进步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核心思想分别指导的近代化实践活动。
2020-11-2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2018年12月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言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因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1)       据表格中的儒学言论,分别概括其核心思想。

材料二 希腊人文主义更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种“重人”,不同于儒家人文主义所体现的那种日常伦理的实用理性,而是人作为一种宇宙存在物,能对宇宙之物进行一个理性的思考……对一个单一的个体进行理性的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刘汉芸《“轴心时代”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


(2)       据材料二,概括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材料三 “鸦片战争一阵疾风,吹荡了沉寂的知识界,一批关心国家命运的仁人志士,看到了英美等国的政治体制与中国的不同之处:议会制度、总统禅让等。他们的思想深处,滋生着对民主制度的欣慕和对专制制度的不满之情。”

―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的制度主张?

材料四 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4)       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各举一例说明材料四的观点。
2020-02-1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滕州一中、枣庄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轴心时代思想家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著作《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认为,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在轴心时代里,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如中国的孔子、老子、韩非,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的犹太教先知,古印度的悉达多等。他们的思想,成为了两千多年来,历史之轮围绕着旋转的轴心。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主张人物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
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
唯有理智最为可贵。
苏格拉底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民之难治,以其知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当仁,不让于师。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是苦,一切法空,涅盘寂静


(1)请在下面空格处填上与其思想主张相对应的人名(前言所提及者)。
                                
(2)比较①②③三位思想家表格内的主张,再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学说出现的背景。
6 . 道德·法律·公众空间

材料一 什么是善?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善,美德就是关于善的知识,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帮助雅典人获得关于善的知识,他确立了一种方法:诘问。苏格拉底在乐此不疲的追问中,促进了被问者自我意识的形成,增长了理性思维的水平。

——摘编自黄伊梅《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等

材料二 孟子主张“性本善”,认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他们在人的头脑中发育,就能养成仁义礼智的善性。善性表现在实践层面即“善行”。通过个人自我修养形成的“善行”相加,就能形成整个社会的“善行”。

——摘编自《孟子“善行”和“善政”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等


(1)关于“善”,苏格拉底和孟子有着不同的认识。依据以上材料,填写下面的表格。

人物


内涵
苏格拉底孟子
善的本质和表现
获得善的途径通过诘问获得
追求善的意义

材料三 罗马法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罗马帝国的法学家对法律进行了广泛的论证,包括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

12世纪,实现法律统一,取消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的束缚,实现人的权利平等、契约自由,成为新的社会经济环境的迫切要求,而当时西欧各国现有法律都不能适应这种客观需要。西欧由此兴起了一个研究和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史称罗马法复兴。

15世纪,有学者开始在人文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研究罗马法。他们着重研究罗马法的本意和历史沿革关系,引进了当时盛行的科学方法,在罗马法和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法之间架起桥梁。

——摘编自《外国法制史》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罗马法的价值。

材料四18世纪以前的英国,阅读基本是贵族的活动。1695-1780年间,英国报纸从不足100万份增长到1400万份。17世纪60年代伦敦有60多家咖啡馆,18世纪末增加到200多家。许多咖啡馆为顾客免费提供报纸,有些还免费为顾客朗读报纸。有人指出:“印刷品正变得越来越便宜。”学者认为:“英国人的言论自由在咖啡馆里最为典型。”工人则说:“在那里,我可以听到别人读报纸,并谈论伦敦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现代世界史》《从英国媒体看国家软实力的兴衰》


(3)18世纪英国出现了普通民众读报议政的新现象。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简述促进此现象出现的有利因素。
2019-01-1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西城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人类的思想文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这一历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

(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山鼻祖,下面是位于山东曲阜的孔子讲学处——杏坛。

假设你是孔子的学生,请简述孔子当年讲学的主要内容。

(2)儒家学说创立后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填写下列表格。

时代人物主要思想主张
战国孟子
荀子
南宋“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张之为三纲,纪之为五常”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3)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根据材料归纳董仲舒提出的思想主张。概况指出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思想的主要原因及影响。

(4)与老子、孔子同时代,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许多伟大的精神导师诞生。他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面对世界,面对人。

古代希腊哲学家是如何关注人自身发展的,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加以说明。

2018-11-04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蓟州区下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思想进步、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与苏格拉底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孔子和苏格拉底关于“为政”的不同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政治主张产生的共同历史背景。
材料二 宋明理学与西方人文思想
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思想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宋元时期的理学家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关于“做人”方面的观点有何不同?
材料三 西学东渐
(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思潮
对待传统文化态度
主要原因
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
洋务
思潮

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
“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
维新
思潮
“托古改制”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新文化运动
“打倒孔家店”
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尊孔复古”逆流;等。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东西文明的认识?
2014-09-17更新 | 4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年福建漳州市华安一中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2
9 . 下表为古希腊城邦文明时期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体育思想,材料反映了
苏格拉底:健康的身体,强健的体魄,高尚的灵魂,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终身体育。
柏拉图:音乐教育与体育相结合,心灵主宰身体,体育美即心灵美。
亚里士多德:身体健康,培养健全的人格,体育课人格教育。

A.地理环境催生体育文化发展B.民主政治创造宽松社会环境
C.保卫城邦需要强化体育锻炼D.人文精神影响体育思想内涵
2022-05-10更新 | 25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河北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十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下表所示为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有关雅典民主制的部分言论。这些言论所体现出的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是
思想家言论
苏格拉底公民大会是一个由擀毡工人,补鞋近、铜匠.农民.批发育和在市场上斤斤计较贱买贵卖的二道贩子组成的
亚里士乡德民主政体可能助推平民大众助迫富人

A.暴民政治、社会等级森严B.主权在民、男女地位平等
C.直接民主、少数服从多数D.公权至上、限制个人自由
2022-04-01更新 | 263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