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世纪的黑死病夺去了欧洲2千万到3千万人的生命,重要的是即使是那些幸存下来的工人也减少了他们的劳动力供应,1349年英国秋天收割的时候,地主们只能花双倍的工钱才能雇到人手,在整个中世纪,消费品一直供不应求。黑死病促进一部分人认识到在死神面前,贵贱都是平等的,人们冲破了教会的禁欲观念,此时的意大利和欧洲呼唤人性的解放。

——摘编自王红印《浅谈中世纪西欧黑死病的影响》

材料二   1932年日本将国内的细菌实验室搬到中国满洲,在这里使用大量中国健康的活人做实验,并多次组织远征队,将染有鼠疫等细菌的跳蚤和食品,用飞机在中原和江南、福建一带广泛散播,导致许多无皋百姓惨死,旧中国某些地方本身就有鼠疫霍乱流行,中国当局难以一下子区分是自然疫病流行还是细菌武器攻击。1939年日军还向苏军阵地发射了装有细菌的炮弹,致使这一地区发生了传染病疫情。19446月,美军对日军占领的塞班岛进行严密封锁,日军首脑见大势已去,竟然丧心病狂地实施人体病毒武器。

——据金成民《日本细菌战》


(1)根据材料一,分析黑死病给欧洲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研制和使用细菌战的特点。
2022-01-19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                    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2020-11-25更新 | 163次组卷 | 66卷引用:2011届辽宁省铁岭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卷
3 . 十三世纪末,意大利开始充满具有个性的人物,人成了精神的个体,并且也这样来认识自己。当这种对于个人发展的推动力量和一种掌握当时一切文化要素的特性结合起来时,于是就产生了意大利所独有的“多才多艺的人”——全才。以下不属于“多才多艺的人”思想的是
A.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B.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憎恶
C.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D.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2020-08-31更新 | 189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该时期的作品
A.思想内容固守传统B.风格未能实现突破
C.题材多以宗教为主D.影响范围极其有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一般而言,中世纪的艺术家即使设计了一座大教堂或面彩色玻璃墙,都是匿名的,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哪怕设计了一个盐罐或烛台,都要署名。这一现象说明(       
A.艺术由个体创作转向了集体创作
B.艺术家的个性和艺术风格得以凸显
C.艺术创作的题材由以宗教为主转向以世俗为主
D.设计作品署名成为必须遵守的创作原则
2019-12-24更新 | 139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清河第二中学2019年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支持古代东西方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
2016-12-12更新 | 933次组卷 | 99卷引用:2011届辽宁省铁岭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