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人类历史亦是一部与疾病抗争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鼠疫(黑死病)爆发把濒临死亡的恐惧植入整个社会时,日常规范及习俗制约随之崩溃。……成群的自挞者蔑视教会权威……与鼠疫的严酷现实相适应的,只可能是那些能给反复无常的灾难留有余地的世界观;也只可能是享乐主义和各种异教哲学的复兴,尽管这类文化反映的仅限于少数。更为深入人心的是神秘主义的泛滥,其追求旨在以纯粹个人的方式,达到与神不期而遇的境界。

——摘编自【美】威廉.H.麦克尼尔《瘟疫与人》

材料   二十九世纪的霍乱是波及全球的大瘟疫,自1817年起,共有七次世界范围的大流行,死亡极其惨重。仅在霍乱的故乡印度,历次大流行中死亡总数有人估计在3800万。1852年—1860年,第三次霍乱大爆发,传到俄罗斯,导致百万人死亡,其中包括音乐巨匠柴可夫斯基。

——摘编自《中西医大对决之霍乱篇》

材料三   公元1918年春季时,德国还拼尽全力向巴黎发起最后的猛攻,差点就攻陷了这座城市……191810月,协约国军队经过吸苦的战斗……惨败临头的德国便向协约国发出求和的呼声。然而,协约国为了从根本上削弱德国,拒绝了德国的求和,决心给德军以更大的打击。就在这时,发生了一场意外的灾难——西班牙流行性感冒,从而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据【英】赫伯特·乔治·威尔斯《欧洲简史》《流感加速了一战的结束》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黑死病对欧洲思想领域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写出被称为“人曲”的文学作品及其作者。
(2)人类的活动往往会加剧疫病的传播。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列举造成“19世纪霍乱波及全球”的两例人类重大活动。霍乱夺去了柴可夫斯基的生命。结合柴可夫斯基的音乐风格和特色,概括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给“德国拼尽全力向巴黎发起最后的猛攻”提供霏要契机的历史事件,并概述“1918年10月,协约国军队经过艰苦的战斗”在德法边界取得的战果。综合上述所有信息,谈谈你对传染病与人类活动、人类文明进程之间关系的认识。
21-22高三·浙江·课时练习
2 . 文艺复兴确立了人文主义,科学革命树立了理性化思维,工业革命开启了生产力大变革,它们构成推动近代世界史进步的重要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佛罗伦萨史》一改中世纪早期教会著史的天命观传统,不是以上帝的意志,而是以人的行动来解释历史的发展变化。纵观整部书,马基雅维利除了对一场极具破坏性的大风暴的描述之外,并无过多笔墨着力于上帝对人间事务的影响,而主要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描述和解释历史。马基雅维利对教会,特别是作为教会首领的教皇,持强烈的批判态度。

——摘编自徐朗《人文主义史学下的政治意涵——读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史〉有感》

材料二   复古与创新构成了文艺复兴的主旋律。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重视向古代学习,但并不迷信古人的著作,由于知识视野的扩大,使人们更为自信,敢于向权威挑战,养成了一种怀疑主义的科学态度……文艺复兴时期通过对古代文献的再发现和再认识,为科学的产生奠定了极为完整和系统的文献铺垫……受人文主义者影响的现实主义绘画需要画家们详细观察纯自然,如花、鸟、鱼、虫、山、石、树等,这样就建立了以自然界为基础认识事物的意识,而并非像中世纪一样以为知识是从书本上和逻辑中派生出来的。

——摘编自杨渝玲《文艺复兴:近代科学产生的艺术背景》

材料三   机器的应用、工厂制的建立,劳动大军的集中,人口涌向工业区,使城市无论在地理分布、数量、规模、类型等方面,都起了明显的变化。工业革命前的英国,不仅城市少,而且在地理分布上也不合理……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仅在某些国家内部完全确立,而且还在全世界范围进一步扩展。资产阶级为了不断扩大产品销路,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许多国家确立,资本主义逐步形成为一个世界体系。各国资本家之间在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互通有无。资产阶级为了进一步扩张市场,掠夺更多的原料、劳动力,进一步向亚、非、拉美地区扩张,并使之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摘编自庄解忧《世界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经济社会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佛罗伦萨史》所体现的关于“人”的内涵,并各举一例这时期文学、美术的代表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文艺复兴对科学革命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②工业革命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2022-12-21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预测卷(六)(13页)
3 . 文艺复兴确立了人文主义,科学革命树立了理性化思维,启蒙运动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诉求,它们构成推动近代世界史进步的重要力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西欧社会中人们的各种观念在交锋与消融中渐渐蜕变。中世纪的西欧,人们所有的理想是基督徒式的清规戒律和清心寡欲,在很大程度上鄙薄尘世烦恼;而在文艺复兴运动中,那种强烈地珍惜尘世幸福和快乐生活的兴趣逐步显现。中世纪的那种在枯燥的基督教义上盛行的禁欲主义,藐视财富和甘于清贫的观念受到挑战;而正当合理享受则备受推崇,对拥有财富的褒扬不绝于耳。以前,人们尊重的是一种苦思冥想或沉思隐居式的孤独生活,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却大力推动抛头露面、广泛交际的上流社会生活,倾向拥抱文明开化、现世开放的乐观主义生活情趣。种种进步的社会观念说明:西欧社会已经由粗野、落后向先进、文明社会迈进。

——摘编自肖杰《简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人生观变化》

材料二   拿破仑说:“大革命是思想家的业绩。”路易十六也曾哀叹:“伏尔泰和卢梭亡了法国。”从美国的《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到欧洲封建君主国家的“开明专制”,在世界各国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的过程中,无论根据本国历史条件采取哪一条道路,都得从法国启蒙思想中找到理论武器。但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自由”“平等”“人权”等基本政治口号,尽管在当时是进步的,但含有特定的阶级内容。所有启蒙思想,包括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内,提出“意见支配世界”和“理性支配社会”都无例外地陷入唯心论。而且启蒙思想家们设计的“理想王国”也并不如想象的那样美妙。

——摘编自黄振等《世界近代史重点和理论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材料所体现的关于人文主义的内涵,并列举在文学、美术领域的代表人物各一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和经济诉求?并简要分析启蒙运动的局限性。
2023-04-28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文明共享·命运与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一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伏尔泰

材料二   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洲大陆,引发了一场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大交换。有学者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欧洲移民漂洋过海来到新的土地生活,他们带来的小麦、葡萄、马匹、牛、猪等使得美洲食物和营养的供给快速增加:他们携带的传染病使美洲的土著人口数量锐减。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茄等作物在他们的传播下也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

——摘编自《新全球史》和《哥伦布大交换》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写出欧洲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依据材料二,概述“哥伦布大交换”的表现,结合所学分析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2)依据材料三,概括其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任选其中两个法律文件,说明其核心内容及对该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运动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只能从各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中去探求。在意大利,一大批人文主义者积极活动于新文化的各个领域,在政治、法律、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佛罗伦萨的统治者美弟奇家族被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守护神”,教皇朱利二世罗致了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艺术巨匠为他修筑和装饰神庙和宫殿。

——杨毓初《试论文艺复兴运动的共性和个性》

材料二   路德提出德国应摆脱教皇的控制,建立一个服从本国世俗的政权的新教会。教徒们不要购买“赦罪符”,通过个人的真诚忏悔就可以得到赦罪,在死后就可以进入天堂。这些思想否定了教会的权威和教阶制度,反映了市民资产阶级要求平等自由的思想。路德主张每个人都有读《圣经》的权力。他亲自把拉丁文的《圣经》翻译成德文,使普通人都能阅读,以打破教会僧侣们垄断读《圣经》的权力的局面。

——摘编自刘士勤等《西方哲学史概要》

材料三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法国启蒙家以理性的尺度来衡量和批判专制制度、宗教迷信、特权等级制度。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成为整个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并直接推动和影响了欧洲和北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周明博《全球通史从史前时代到二十一世纪》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文化与人的视角,指出意大利出现一大批人文主义者的历史条件,列举三位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的开拓者
(2)根据材料二,概括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结合所学分析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批判专制制度的政治思想。列举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直接推动和影响的欧洲和北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6 . 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些教书匠、艺术家、工程师打下了一个新的学术基础,等到文艺复兴,大量的古代经典又从远方的图书馆重新被学者们带回到人间。知识,再度从神回到人。

——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1)阅读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的兴起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角度理解“从神回到人”的涵义。

材料二   马丁·路德:“……除非我被《圣经》中的十诫判为有罪,或有其他显著的理由(教皇和教会的权威,我并不接受,因为他们彼此互相矛盾),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撤回任何意见,因为违背我的良心,是错误又不安全的事情。求上帝帮助我!阿门。”

——【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宗教改革》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并概括宗教改革对人文主义发展的主要贡献。

材料三   早在18世纪,启蒙运动的分裂已导致了两个“法庭”的对峙:伏尔泰的“理性法庭”在审判迷信的同时也显示了对人类情感的审判,他所推崇的理性是指与对神的敬畏、对权威的崇拜相对立,与自发的情感、主观的感觉相对立的人的明智的判断,独立思考和自我选择的能力……最终目的是创建理性的国家。卢梭的“情感法庭”在谴责奴役的同时也显示了对人类理性的排斥,两个“法庭”的对峙使人们陷于冷酷的(不人道的)“规律”与浪漫的(反“科学”的)精神之悖论中,同时也开始了走出困境的探索。

——摘编自秦晖《共同的底线》


(3)人文精神是人的价值尺度在人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和心理活动中的历史积淀。有两点认识可供选择理解:①试结合伏尔泰的思想主张,简述他追求的是怎样一个“理性的国家”。②卢梭的“情感法庭”体现了他哪一思想,说明这一思想如何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请任意选择一种认识加以说明)
2021-05-1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世纪和 15世纪曾长时期被认为是欧洲历史上的黑暗时期,这并非没有道理。由于粮食危机、饥荒、战争、暴动造成人民的贫困,黑死病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加上宗教的无序状态,使这个时期具有变化不定、混乱动荡的特点。然而,对于这个时期,也可用略有差别的方式来解释,即这段危机时期也是有希望的时期。

——摘编自(法)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欧洲史》

材料二 18世纪的启蒙精神,来自 17世纪的科学和思想革命。人们常常描述说,进步思想是现代或自 17世纪末叶以来欧洲文明的支配思想或特有思想。然而进步思想却是在 1700年以后才日益变得明晰。有文化教养的人也不见得相信迷信,一切超自然的观念对许多欧洲人来说,日渐淡薄。“现代”人不仅不再害怕鬼怪,他们也不再害怕上帝。“哲人”意指哲学家,而“富有哲理”在 18世纪的意思是说,以批判和寻根问底的精神去探讨一切课题。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4,15世纪是欧洲“黑暗时期”的理由,并说明“也是有希望时期”的思想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17、18世纪欧洲思想解放运动最重大的价值与意义,并说明它产生的原因。
2021-04-0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意大利是欧洲历史古国,被称为“七丘城”和“永恒之城”,在世界近现代史上也留下了独特的身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但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罗马法以其法理精深,体系完备著称于世…如果离开了古代罗马发达的商品经济,罗马法要达到如此发达之程度,那是不可想象的。罗马共和国末年,自然法的思想从希腊传入罗马。西塞罗把自然法思想加以通俗化、理论化,使之成为具有影响深远的罗马法的理论基础。罗马也就成了世界上最懂得使用法律为自己意图服务的民族。罗马皇帝认识到,其统治不仅仅靠武力,还要靠法律来维护。

——摘编自谭建华《罗马法发达之成因探析》

材料二   全民抗疫,大家自觉在家隔离,很多人叫着嚷着被憋坏了。其实,在忙碌的现代社会,疫情所带来的隔离正应该让人们静下心来,去关注平时没有精力考虑的事情。1348年,意大利佛罗伦萨流行了一场可怕的瘟疫,一群青年躲在郊区,每天以讲故事解闷,结果却谈出了文学艺术上的新观点,催生了著名的《十日谈》诞生,推动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进程。

——《疫情中应关注些有益的事》

材料三   1943年7月9日晚,随着一个军事行动开始实施,墨索里尼建立“新罗马帝国”的梦想也随之走向破产…“罗马梦魇”逐渐消退。1951一1962年,国家工业化以意大利历史任何一个阶段均无法与之比拟的速度发展,其增长率名列欧洲前列。到1962年,意大利人均生产增长率为5.6%,仅低于德国,超过任何西欧国家,被誉为经济“发展的奇迹”。

——摘编自瓦莱里奥·卡斯特罗诺沃《意大利经济史:从统一到今天》


(1)根据材料一,分析罗马法“达到如此发达之程度”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罗马法的精神。
(2)阅读材料二,写出《十日谈》的作者。结合所学,分析这部作品“却谈出了文学艺术上的新观点”的表现并写出一例该时期的建筑成就。
(3)根据材料三,写出该军事行动的名称。结合所学,概述战后意大利创造经济“发展的奇迹”的因素。
2022-05-23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山水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马丁·路德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倡导者……他的神学思想强调,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要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也不需要由教士举行仪式。

——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三 建筑与人文密相连,中西方建筑截然不同布局的方式呼应着东西方不同的思想文化观念,对比其差异有如下分析:①中国古代建筑的群体布局关系,无论是普通住宅还是深宫大院,有着明显的层次关系,这种关系不是自发的,是依据着某种简洁的规律设计而成。②欧洲人的建筑布局一般都是围绕着最主要的公共建筑延展开来.比如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广场宫殿,这些建筑都是西方在各个时期最主要的市民公共活动场所,大斗兽场作为公共建筑展示了古罗马是公民的罗马。

——据黄李涛《从<华夏意匠>看中西方建筑》等整理


(1)依据材料一概括人文主义者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简要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丁·路德的主要观点,并归纳宗教改革的意义。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指出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布局的主要思想观念并阐明该思想对平遥古民居布局的影响。②指出古罗马修建大量宏伟公共建筑的政治因素并说明大斗兽场如何凸显罗马公民的地位。(只作选择不作阐述者,不得分)
2020-12-02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上·浙江·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1415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沿海城市,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都鲜明地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如文艺复兴初期“三杰”之一的彼特拉克就在作品中写道:“你就应该是你自己的主宰”“我只是凡人,我只希望得到人世间的幸福”。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初,文艺复兴开始在西班牙和英国等国盛行,特别是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达到它的顶峰。人的伟大和卓越在莎士比亚的笔下得到最崇高的颂扬:“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摘编自徐新《西方文化史》等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写出文艺复兴的先驱,比较初期“三杰”与莎士比亚歌颂人性的不同表现形式。
2021-08-16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考点2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