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14—16世纪,伴随着“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世界步入近代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欧洲水手探索世界海洋并建立起远洋贸易的航线,全球贸易和物种交流发展起来。粮食作物、牲畜品种、病菌与人类移民也漂洋过海,极大地影响着全世界的各个社会。农作物的移植和牲畜的传播改善了人类的营养状况,增加了东半球的人口。大量移民和人类群体的迁移改变了美洲的社会文化图景,加速了世界人民的整合。

——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下)》

材料二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材料三   “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四   启蒙运动提出了一整套有关人类事务的原则:人类是善良的.至少是可以完善提高的,他们可以通过教育变得更加完善,人的理性是获得真理的钥匙,而依赖盲目信仰或者拒绝容忍多样性的宗教是错误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2)指出材料二、三、四所述的三次运动的核心思想分别什么?
(3)根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三次运动产生的共同原因及共同影响。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范围之内。

材料二 17、18世纪中西方社会均处于较剌烈的变动之中,生产力发展的张力鼓动着先进的阶级或阶层要突破传统政治的腐败和官方哲学的愚昧,因此,中国和欧洲的启蒙思想家们取用儒学精荭的社会基础存有某种相似性。但因二者的现实环境却存在着根本区别,欧洲正处于新旧思想,新旧力量激烈交锋的状态,而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并未发生根本变化,这就注定了二者产生的影响迥然不同,儒家学说在启蒙运动中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进而促进了欧洲社会的巨大变革,而中国的启蒙活动却未能形成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强有力的思想运动。

——摘自谈家胜:《17、18世纪中西启蒙思想家取用儒学精蕴及其影响之比较》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对现实进行批判产生影响迥异的历史原因。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材料一   如果说地理大发现是人类向未知的物质世界进军的话,那么文艺复兴则是人类向未知的精神世界的进军,是在精神世界中进行的探索。这个探索在文学、艺术、政治思想及自然科学领域内创造了丰硕的成果

——尹虹《略谈欧洲复兴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马丁路德认为恩典是要通过人的信仰来加以实现。路德的新的恩典说在基督徒与上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否定了人们对教廷、教皇、仪式和神职人员的崇拜。马丁路德号召基督徒要尽量服从世俗政府的命令,以此作为基督徒是否过上正当生活的条件

——摘编自朱孝远《德国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的贡献》

材料三   启蒙哲学家要启迪民众心智,使之具备自主认识世界的能力,所以他们对人的认知能力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人的这种自主认知世界的能力,他们称之为“理性”。

——何平、曾样裕《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运动中人类探索精神世界采用的基本形式。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经济和政治因素。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
(3)据材料三,指出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并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以来推动欧洲思想解放的根本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城市社会世俗生活的发达造就了广泛和多样化的艺术需求使艺术品无论数量和种类都远远超过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是艺术赞助的时代几乎所有艺术品都是订制的。艺术家与赞助人的委托订制合同表明赞助人并非单纯的出资者不只关心价格、人手、完成时间等问题也非常关注艺术品的风格、题村、内容、布局等。当时工艺与美术的分离闻所未闻艺术家都是在手工艺作坊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自幼就进入作坊跟随某个师傅从跑腿打杂到学徒、助手逐渐掌从事艺术工作所需要的各种技艺。通过这种模式培养的艺木家通常能应付多种不同的艺术需求既能绘画也能从雕塑和建筑由此造就了众多“多才多艺”的艺术家。

——摘编自刘君《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何以能繁荣发展》

材料二值得关注的是伏尔泰的很多思想与儒家确实体现出一致性。比如伏尔泰说“试把全世界的儿童集合起来你只能从他们身上发现纯洁、温良和胆怯……所以说人之初性本善。”这种天赋人性本善的思想则完全与孟子对人性本善论述方式相同。伏尔泰还把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称为“人类的法典”。果然在法国《1793年宪法》的人权宣言中在阐释自由时就把此奉为道德上的唯一原则。

——摘自叶匡政《儒家是欧洲启蒙运动的一种力量》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伏尔泰思想主张与儒家思想的相同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这一做法的认识。
5 . 西方近代人文精神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文主义者揭露教会的腐败与虚伪,反对禁欲主义,鼓励人们享受现世的幸福生活。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指出尘世生活是大自然赋予的,歌颂了人的爱和重要性。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描绘了一个世俗女性高贵、优雅以及沉浸在现世美好生活中的形象。

--摘编自张淑钏《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矛盾特性》

材料二:驱使人文主义者讥讽教士丑行的是人性的要求,而驱使宗教改革家们揭示教会的腐败堕落的却是神性的要求。人文主义者要仲张感性的权利,宗教改革家则要重建信仰的权威。在宗教氛围浓厚的16世纪,人文主义者只能拐弯抹角地宣扬自己的主张,而宗教改革家们却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符合基督的教诲,这种坚定的使命感使他们在宣扬自己的宗教主张时表现得正气凛然和义无反顾。宗教改革的动机原本是宗教性的,然而却结出了丰硕的世俗之果。

--摘编自赵林《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

材料三:18世纪随着以牛顿思想为代表的近代主流科学文化的植入,法国思想文化传统才会发生彻底变革。牛顿理论不仅用科学来扫除迷信,而且用科学来召唤民主,进而驱逐专制。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将牛顿理论哲学化、人文主义化。这是由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等人完成的。伏尔泰在传播牛顿思想的同时,将科学精神贯彻于社会政治思想领域,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

--摘编自张钢《科学文化与法国的启蒙运动》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结出的“丰硕的世俗之果”及其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推动18世纪法国人文主义发展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
6 . 东西方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希腊思想家的每个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柏拉图学派等等,都在文艺复兴那个时候能找到它的信徒,在14至15世纪,对人体、天文、地理以及自然世界其他领域的研究普遍得到了加强,数学和数学方法受到普遍重视,并逐渐与自然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一些有远见的哲学家及时地汲取了新科学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自然哲学倾向的新哲学体系,成为近代哲学的先驱。

——吴仁平、彭隆辉《欧洲哲学史简明教程》

材料二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文艺复兴曾有好几次,随后出现的强有力的新儒家的世俗哲学,逐渐压倒并最终取代中世纪宗教。宋代所有这些重要的发展变化,可称为第二次文艺复兴。戏曲在13世纪的兴起,此后长篇小说的涌现,及其对爱情、人生乐趣的坦然颂扬,可称为第三次文艺复兴。

北京大学的一般教授们,在四十多年前,提倡一种所谓中国文艺复兴的运动……不过我个人倒希望叫它作“第四次中国文艺复兴运动”。多年来在国外有人请我讲演,提起这个四十年前所发生的运动,我总是用Chinese Renaissance这个名词。Renaissance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再生,等于一人害病死了再重新更生。

——1958年胡适“中国文艺复兴运动”的演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哲学研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胡适所说的中国第二次和第三次“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第四次中国文艺复兴运动”又是指什么运动?它对推动国人思想“再生”方面有什么意义?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文主义者揭露教会的腐败与虚伪,反对禁欲主义,鼓励人们享受现世的幸福生活。人文主义者认为,人应该享受现世的幸福生活,追求爱情与物质享受是人的天性。彼特拉克呼吁人们要热爱尘世生活,认为人的任务就是要在大地上建立起城市和社会。他在《歌集》中,歌颂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爱情的美好。……达·芬奇、拉斐尔等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展现了现世生活的幸福美好。

——摘编自张淑钏《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矛盾特性》

材料二   新文化倡导者不仅再启人的解放运动,而且将之作为民族复兴的首要问题加以讨论,以致个性解放之声一时响彻云霄。李大钊说,只有个性解放,人人“背黑暗而向光明”,才能“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出于这一认识,新派人士对压抑个性的封建文化施以异常猛烈的攻击,陈独秀那尽人皆知的名言,“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最能体现新派人士对个性解放的激烈态度和不可动摇的信念。

——摘编自陈廷湘《新文化运动:中国思想创新的里程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与艺复兴运动在思想主张方面的不同点,并简析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影响。
8 .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人文主义思想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对近代欧洲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逐渐摒弃了基督教教条的束缚,将价值取向由“神为中心”转向“人为中心”,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科学的进步为基础,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以“理性”为核心思想,旨在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强调人与生俱来的自由和权利的思想解放潮流。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690年洛克发表《政府论》,他指出:“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如果同一批人同时拥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力,这就会给人们的弱点以绝大诱惑,使他们动辄要攫取权力,借以使他们自己免于服从他们自己所制定的法律,并且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使法律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因而这就违反了社会和政府的目的。所以立法权和执行权往往是分立的。”“在一切场合,只要政府存在,立法权是最高的权力,因为谁能够对另一个人制定法律就必须是在他之上。”

——摘编自洛克《政府论》


阅读上述二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主张的历史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各类技术在总技术中的比较(%)

朝代类型春秋战国西汉东汉魏晋南北朝北宋南宋
农业1626154121314271262
大一统1312592441121358325343283440
手工业4043406347354527474339374546
医药20180884110141621031312
其他11100001901012020

注:“大一统”指管理地域辽阔的大一统帝国需要仰仗的发达的通讯技术、强大的军事技术、体现皇权威严的皇宫建筑技术等等,这些与大一统国家密不可分的技术统称为“大统”技术。

——据金观涛《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

材料二 中世纪时期,早期基督教神学坚决拒绝科学,在此期间,一些东方民族扛起了被大多数西欧人遗弃了的科学大旗。最初的贡献是波斯人,他们的文化中心荣迪沙帕尔在5—7世纪负有盛名:人们在这里翻译了许多希腊书籍,使得希腊哲学和印度、叙利亚、波斯的哲学得到初步融合。及至阿拉伯人征服中东和大片地中海地区、建立庞大的阿拉伯帝国,保存和传递薪火的工作则主要由他们承担起来。近代科学的出现,既有对希腊理性科学的继承,也产生出全新的东西。有两个人物作出了重大贡献:一个是培根,一个是笛卡尔。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强调近代科学必须用来增进人类的物质财富。笛卡尔的名言叫“我思固我在”,指出了现代人类精神的基本诉求。

——摘编自高毅《科学革命与科学思维传统的确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技术发展的特点。简要分析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科学思维形成的原因,并说明这种近代西方科学思维的影响。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哲学对于普通人来说,越来越遥不可及。这些稀奇古怪的宇宙论不能符合人的需求,并且与人的基本经验背道而驰。……对苏格拉底来说,哲学的宗旨并不是提出关于宇宙的深奥理论,而是要让人学会如何生活。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罪恶呢?那是因为人们缺乏关于生活和道德的理念。如果他们承认其深刻的无知,就更能懂得如何行事。

——(英)凯伦•阿姆斯特朗《轴心时代》

材料二: 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人文主义这面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康天意《文明的狂飘疾进时代》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主义精神的继续弘扬。

——高九江《启蒙运动下的欧洲文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对哲学发展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文艺复兴运动与启蒙运动的不同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