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文人画获得了突出发展,几乎占了画坛的绝对统治地位,又对今天的“中国画”产生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中国诗、书、画、印的关系,有外在的,还有内在的。文人画强调抒发主观情绪,不趋附大众审美要求,借绘画以示高雅,表现闲情逸趣,强调人品画品统一。文人画要求画家要有诗的修养,书法的修养,还要有篆刻的修养。中国画之所以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绘画不同,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文人画的出现,可以说在中国绘画史上创造了一个新的时代,起了质的变化,它不仅仅有“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还起到陶冶人性情的作用,审美的范围也扩展了。

——据林木著《明清文人画》等

材料二所谓文艺复兴,就是“重加革新”这个意思,也就是说笼罩在中世纪阴郁沉滞的气氛中的社会,重新呈现出面目一新的景象。所谓商人是具有自由精神的人。王公贵族和骑士注重规律、节制和服从,而商人市民则注重自由竞争。他们富有进取精神,是活跃的,而且喜欢变化。在中世纪,不论宗教、道德,还是艺术,都是保守、严格、贫乏的。到十四世纪以后,一种明朗欢快的气氛来到了。绘画也一样,在商人们的自由主义中产生的新艺术,构图富于变化,色彩明朗,线条生动活泼,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市民的欢迎。画家们只要是画了非常出色的画,就可以压倒别的画家,而且遵循自己个性的人作起画来更能得心应手。他们有意无意地开始注重个性和独创,因为自由竞争,画家也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绘画朝着商品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据(日)相良德二著《西洋绘画史话》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清文人画和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文人画和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呈现不同特点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绘画创作的认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17世纪,各种重大事件和人物在文艺复兴这座大舞台上风云聚会。只有当文艺复兴的个人主义精神进入神学领域及基督教会的信仰层面,欧洲才爆发具有重大意义的反抗罗马教会的宗教改革。在文艺复兴巅峰时期,通过联姻形成的西班牙国家,热衷于宗教传播,近海宜商的地理环境,推动了地理大发现。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动摇了宗教神学理论的基础,理性思考导致了科学革命,科学革命成为文艺复兴的最后表现,也是它对现代世界观的突出贡献。米兰多拉创作了《论人的尊严演说》成为文艺复兴的人道主义宣言,为后来以理性为基础的政治哲学引导社会政治革命方向、确定以个人权利和社会契约为核心的政治形式奠定基础。文艺复兴推动了一场自发的、越来越广泛地革命意识产生,它真正影响到西方文化的每一个方面,西方文化发展毫无疑问的发生了一次质的飞跃。”

——摘编自上海社科出版社出版《西方思想史》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比较开明的英美新教传教士开始认为,他们的工作应当是“世俗化”,由宗教宣传扩展到对西方知识和文化的介绍。以前的重点一直是“把异教徒从地狱的苦难中解救出来。”而现在的问题则是要“把异教徒从现实苦难的地狱中解救出来。”在中国沿海通商口岸,有许多传教士设教堂、办学校,发表公开演讲,开办图书馆、博物馆和医院,出版报纸和杂志,传播西方文化。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近代中国“两级相逢”,中西文化冲突是这个时代的突出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就是一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交汇的历史,就是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向近代文化过渡转变的历史,也就是传统与西方相斥相纳的历史。

——摘编自李金娜《梁启超晚年的中西文化观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促进宗教发展的史实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70年代前后西方传教士在华活动的变化及主要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对外来文化的态度变化并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张椿年在《从信仰到理性:意大利人文主义研究》一书中指出,城市的生活与农村不同,市民脱离了土地,以经商和手工业为生,不同的生活状况,必须养成新的习惯,逐渐形成与传统的价值观念相抵触的心理状态。市民心理拥有这样出些特征:善于创新,因为如果因循守旧,不提高产品质量就会在竞争中失败:重视自由,因为没有自由就不可能携带商品走南闻北;敢于冒险,因为害怕漂洋过海,商品就缺乏广阔的市场:主张宗教容忍,因为不敢和异教徒接触,必然会失去可观的利润:重视理性,因为对行情、国情的估计不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不作冷静的、理智的分析,就会遭受破产;崇拜财富,因为财富给他们带来了荣誉和地位;要求享受,因为财富的增长,使他们有可能享受生活的乐趣。变化了的心理状态要求相适应的,新的文化人文主义是对市民思想的提炼和升华。

——夏辉辉《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世界古代近代史》

材料二   明末顾炎武编纂的《肇城志》,这样记载安徽南部徽州地区勤俭甲天下,故富亦甲天下。贾人娶妇数月则外出,或数十年,至有父子邂逅而不相认识者。大贾辄数十万,则有副手,而助耳目者数人。其人皆铢两不私。故能以身得幸于大贾而无疑。他日计子母息,大羡,副者始分身自为贾,故大贾非一人一手之力也。他俗习懒习赚,有故无副,则贾不行。其数奇贩折,宁终身漂泊死。羞归对妇人也。男子冠婚后,积岁家食者,则亲友笑之。妇女亦安其俗,而无陌头柳色之悔。

——《中外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概括意大利市民阶层的心理特征,并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与纳徽商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比较意大利市民阶层和中国徽商在思想上的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不同的原因。
2021-09-14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0届高三三诊文综历史试题
4 . 人类历史多次因为病毒、疾病的爆发而发生重大改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材料二   1348年,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发生了一场可怕的瘟疫(该书所指的瘟疫是14世纪四五十年代欧洲的鼠疫大流行,黑死病这个名词就来源于此)。每天,甚至每小时,都有大批大批的尸体运到城外。从3月到7月,病死的人达10万以上,昔日美丽繁华的佛罗伦萨城,变得坟场遍地,尸骨满野,惨不忍睹。这件事给当时意大利一位伟大作家薄伽丘以深刻影响。为了记下人类这场灾难,他以这场瘟疫为背景,历时5年,写下了《十日谈》。

——百度百科

材料三   艾萨克·牛顿在剑桥大学基本上靠自修学完了当时的数学和光学知识,此后不久(1665-1666年间,当时他从剑桥退隐到家乡以躲避瘟疫)就卓然有成……也就是在此期间,他开始了对行星运动问题的思索……有资料证明,牛顿在1666年就猜想到,地球上的重力有可能延伸到月球使之维持在其轨道上。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结合所学,以美洲和欧洲交流为例,说明“哥伦布大交换”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薄伽丘《十日谈》是如何体现人文主义的,并指出文艺复兴的实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举出1665-1666年间牛顿在数学和光学方面的科学成就各一例。在此期间牛顿开始思考行星运动问题,请分析牛顿成功推导万有引力定律的原因。
2021-03-01更新 | 128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七彩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海成为古希腊人同外界交往的主要通道,航海业的发展促进了希腊商业的发达,希腊人与外界的交往日趋频繁,这使希腊形成一个开放的社会,逐步形成了古希腊人自由、开放、质朴的性格。特别是民主制度在希腊各邦相继建立之后,自由更是希腊人所渴望和追求的。希腊文明和其他文明一样,也借鉴了其他文明的成就为自己所用。希腊人把神话中的诸神赋予了人性,使其人格化,众神更加生动逼真。从古希腊人让众神地位平等,到希腊人的多神崇拜,可以看出,希腊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世俗文化。

——摘编自孙凤玲《浅析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

材料二   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

——摘编自(美)AA.M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第二卷

材料三   启蒙运动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制度的时代要求。启蒙思想家提出了许多改革社会的建议,在经济领域内实行自由放任主义,鼓励工商业自由发展#

在政治上实行“主权在民”的理论;在宗教上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反对政教合一。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分析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的实质,并说明文艺复兴时的“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反映的当时欧洲社会发展的主要需求。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要主张,并分析其影响。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在文化史上,文艺复兴出现了许多对立事物的综合与平衡。当时,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其罗等人竭尽全力地发挥文化想象力和理解力,以前所未有的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手法,在技术上运用几何学的空间透视法、解剖学知识、明暗透视法等设计创作的绘画、雕塑,以人体的优美、形式的和谐表达宗教题材的神圣与高贵,描绘出灵魂的神话境界和形象,称颂着罗马天主教思想的威权。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西斯廷教堂,既是教会伟大的纪念碑,也是西方文化毫无争议的至尊权威,罗马天主教会进入荣耀的顶峰。但是,文艺复兴初露端倪的、叛逆的、自我决定的个人主义精神,尤其是理智和精神的独立,使人文主义者对罗马教会宗教权威的腐化采取了激烈的批判立场。宗教改革针对罗马教皇制度和教会等级制度进行了一居功的社会政治的反抗,改革者第一次提出以个人的良心反对确定教会体系的信仰、仪式和组织。宗教改革强调个人自主的革命宣言促进文艺复兴继续发展——因而也成为整个文艺复兴现象内在的、具有反叛性的因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时代实际上是一个革命的时代,宗教改革只不过是发生在西方心灵和精神中一种更大的文化转型的突出表现形式而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宗教文化领域里出现的矛盾现象。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宗教改革主张与文艺复兴思想的内在联系。
2018-02-05更新 | 76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