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的启蒙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1 道试题
1 .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材料所体现的资产阶级民主原则是“_______”,为资本主义确立一套政治构想,对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起了积极作用。这一思想的第一次成功实践是 _______(法律)。
2020-05-21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伏尔泰相信政治权力及国家领导权应该由少数人即富人掌握,希望“开明”君主能动手消灭封建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卢梭理想中的国家是一个小型民主共和国,要求在这个共和国里实行直接民主,他攻击英国议会制度,认为人民主权不能被代表。这反映了
A.启蒙思想呈现丰富性和复杂性B.共和制优于君主立宪制
C.启蒙思想影响了后世政权设计D.两者代表不同阶级利益
3 . 任何道德都是具体历史时代的产物。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公民应具有“四主德”,即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具有智慧之德的人担任统治者,负责治理国家;具有勇敢之德的人担当卫国者;具有节制之德的人从事生产。智慧是最高的德性,节制是最低的德性,勇敢居中。这三种人各具其德、各守其责,国家就具备了正义的德性。亚里士多德则强调公民对政治的参与,公民有修身、修政的道德责任。

欧洲中世纪,“君权神授”的国王享有世俗权利,臣民对国王是依附和从属关系。基督教神学的奠基者圣·奥古斯丁在四主德的基础上,提出爱上帝是一切美德之源。基督教还宣扬“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爱一切人”,并通过一系列戒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将忏悔、祈祷、诵经等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

18世纪,孟德斯鸠提出:品德“不是道德上的品德,也不是基督教上的品德,而是政治上的品德”,这种政治品德就是爱祖国、爱平等、爱法律,这种爱是民主国家特有的,只有民主国家,政府才由每个公民负责。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道德学的唯一目标是使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物质生产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促进公民的自由、平等与幸福。他强调人的本性是自由活动,坚信公民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将会增进社会的整体利益。

结合所学,解读“西方道德观念的发展变迁”。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0-05-14更新 | 276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与卢梭两人在感情上的交恶有性格、兴趣上的原因,根源却在于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案和理论上的斗争。伏尔泰赞成“开明专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号召推翻专制王权。在伏尔泰看来,启蒙的旗帜是理性;而卢梭对理性提出质疑,认为崇拜理性、把理性视为真理的向导是不可靠的,主张尊重人的天性,宣扬感情至上,走向了浪漫主义。

——摘编自(法)亨利·古耶《卢梭与伏尔泰:两面镜子里的肖像》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高呼“个性解放”“人的自由”,提出人要摆脱“神学”的束缚,人可以达到一切他想达到的目的。到启蒙运动时期,在理性的指导下,人们更是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自由被认定为是一种自然权利,是天赋人权。

——摘编自孙兴《论近代西方哲学的人文精神》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伏尔泰和卢梭主要观点的差异,并指出两人在思想认识上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人文精神内涵的变化及其影响。
5 .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出现要早近一百年。这两部著作所反映的主要共同点是
A.批判君主专制、保证人民基本权利B.构建未来资本主义政权组织形式
C.反对封建礼教、强调人人生而平等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2021-01-05更新 | 408次组卷 | 5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新泰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伏尔泰在《论宽容》中告诫人们,“企图使所有的人都用同样的方式就形而上学进行思考,是绝顶荒唐的想法。使用武力征服整个世界,这比制服一个城市所有人的头脑容易得多”。据此可知,伏尔泰意在
A.强调人的思想自由B.摆脱宗教对人的束缚
C.突出革命的合理性D.批判君主制的局限性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序号影响世界的100本书(节选)
1钦定罗马私法教科书—查士丁尼的《法学总论》
2批判君权神授,创立国家起源新说—洛克的《政府论》
3三权分立说从此始—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4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纲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5北美殖民地革命的思想武器—潘恩的《常识》
6“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
7问鼎海域的指南—马汉的《海上实力对历史的影响》
8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代表著作—列宁的《国家与革命》
9【世界一大奇书】—《马可·波罗游记》
10影响西方世界历史进程的不朽名著—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11近代短篇小说的开山之作—薄伽丘的《十日谈》
12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13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14人类智慧的杰作—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节选自邓蜀生《影响世界的100本书》(2004年出版)

请从以上书单中选取一本或一类书籍,拟定一个论题,写一个简短的书评。(要求:书评须包括时代背景、基本内容、历史影响;所拟论题不能照抄材料。)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启蒙思想家卢梭主张,当专制被暴力推翻后,人们需要在社会中达到新的平等。对此。他进一步指出,鉴于历史上的契约是以牺牲人的自由平等为代价的,所以要创立一种真正合法的契约来取代它。卢梭所提倡的“契约”
A.是资产阶级法律学说的基石B.背离了天赋人权的精神
C.反映了追求平等的政治诉求D.揭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9 . 时代变迁带来物质基础的变更、转化,与其相适应的思想也会随时代变化而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762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出版,他在书中指出,自然状态是一种自由状态每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随着私有制的发展,人类既不自由,也不平等,必须“寻找出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这结合能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这一由全体个人的结合所形成的公共人格,以前被称为城邦,现在则被称为共和国或政治体”。

——摘编自钟婧《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的核心内涵,并分析该思想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卢梭思想的影响。
2020-03-2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二轮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必须建立一个全新的契约,这不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契约,而是全体人民之间的契约。通过社会契约,人民建立一个自己管理自己的政府。这个政府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希腊城邦似的公民大会,人民都有参政权利,因此人民服从政府就是服从自己。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例如在市场交换中,我的面包卖出去了,我的权利得到了实现,同样你也有面包吃,你的权利也得到了实现。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三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卢梭和亚当▪斯密主张的异同?
(2)结合材料三分析康德赋予“理性”的新内涵?并结合所学加以分析。
2020-03-2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高一3月阶段监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