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的启蒙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孟德斯鸠认为,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实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力量。这里所表达的政治主张是
A.实行君主立宪B.推行三权分立C.倡导直接民主D.提倡天赋人权
2 . 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不少思想家在其著述中论及中国历史文化,伏尔泰还根据中国历史故事,编写了剧本《中国孤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中国还处于康乾盛世
B.启蒙思想家对中国有着全面认识
C.伏尔泰崇尚封建君主专制
D.伏尔泰深刻反思资本主义的弊端
2021-06-27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嘉湖金四市教研联盟2021年6月高一学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塞罗(公元前106—公元前43年),罗马共和国晚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法学家。他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的思想传统,进一步发展了斯多亚学派的自然法思想,为古罗马国家奠定了一种政治法律哲学基础。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

材料二 =法国是欧洲启蒙运动的主战场。其中有三位斗士最引人瞩目,那就是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他们)的学说后来一直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为具有各种文化背景的人所传颂,鼓舞着种种争取社会进步的斗争。……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贡献是直接促发和指导了两次伟大的革命事件一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正是这两次革命把由英国革命正式开始的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大幅度地推向了深广,并最终完成了现代民主政治基本形态的构筑。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塞罗与自然法在罗马法发展史中的地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孟德斯鸠各自主张的学说,并简述卢梭“主权在民"思想的历史作用。
2020-07-23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0年7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4 . 1753年,法国第戎学院举行题为“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起源为何?其是否为自然律所认可?”的征文比赛。受到该题目的刺激和启发,有思想家说:“学院竟然有此胆量提出”,“我即刻着手探讨了”。此即《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这位思想家是
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彼特拉克
2020-01-20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普通高中2020年1月高三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人文之光照亮了18世纪的欧美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德斯鸠写《论法的精神》,想为一切人提供一些新的理由去爱他的责任、祖国、法律。伏尔泰相信理性终将赢得胜利,他按理性行事,不能让人陷于无知中、挣扎于错谬中、生活在暴政下过不幸的日子。狄德罗因出版《百科全书》屡遭迫害,当有人劝他出走时,他拒绝说:“这是迫害我们的恶棍所希望的;必须工作,必须有用,必须对人类有用。”

——摘编自王养冲《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材料二 在会议过程中,不同统治集团之间矛盾重重,特别是在大州统治集团与小州统治集团之间,主要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北部州和主要代表种植园奴隶主利益的南部州之间,进行了激烈的斗争。1787年9月17日,通过理性的妥协,39名代表签字通过了这部宪法。

——摘编自沈宗灵《美国政治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述启蒙思想家人文情怀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解释上述情怀与时代背景的联系。
(2)简述材料二中不同统治集团之间的“理性妥协”在美国宪法中的表现,并指出上述妥协所体现的宪法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伏尔泰曾说:“当你睡觉在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还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你不会在半夜三更从你妻子的怀抱里或从你孩子的拥抱中被人家拖出去押入城堡,或流放沙漠;当你若有所思,你有权发表你的一切想法。”这说明伏尔泰主张
A.教皇赋权
B.自然权利说
C.开明专制
D.主权在民
7 .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这体现的原则是
A.自由平等
B.主权在民
C.分权制衡
D.民主共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而同时又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材料突出强调
A.防止君主独裁的分权思想
B.抨击等级制度的平等观念
C.捍卫人民主权的民主理论
D.坚持社会契约的政治主张
2017-12-09更新 | 73次组卷 | 6卷引用:2019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题0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孟德斯鸠曾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一观点体现的主要思想主张是
A.三权分立思想
B.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C.天赋人权思想
D.社会契约思想
2016-12-13更新 | 206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7届浙江省金华、丽水、衢州市十二校高三8月联考历史试卷

10 . 近代平等思想发端于古希腊和罗马,而追求民权平等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矢志一生的奋斗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5世圮,雅典民主制达到高峰,平等的概念被用于政治领域,公民不分贫富和出身均有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后来,平等观念随着罗马法的实施而传播开来。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进一步论述道:“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理性,与自然相吻合……它是唯一的法律……对所有的人是共同的、如同教师和统帅的神”;“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

—摘自西塞罗《论共和国》、王乐理《美德与国家》

材料二“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人类主要的天然禀赋,生命和自由……人人可以享受”;“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

—摘自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材料三孙中山一生奉行“天下为公”。“既知民为邦本,一国之内人人平等,君主何复有存在之余地!”从组织兴中会起,就把“创立合众政府”悬为鹄的。同盟会成立后,他提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其后又发明“五权分立”的宪法,在西方三权分立基础上,参照传统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而成,以保障民权的落实。民国肇造,约法颁布,民权平等曙光初现,旋为复辟势力所断。直至晚年,他依然致力于三民主义的新生,认为法国革命的“平等”和“民权主义”相同。

—据李华兴《评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等整理

总结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它是顺应革命实践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产物;②它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产物。

(1)根据材树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的方式体现在哪里?概括材料一西塞罗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2)概括材料二中卢梭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指出,为了维护和保障人类的“天然禀赋”,卢梭在政治理论层面又作了怎样的探索?

(3)阅读材料三,对孙中山的民权平等思想,您侧重于哪一种认识?试结合相关史实扼要阐述。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2016-11-27更新 | 1495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浙江卷参考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