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的启蒙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哲学通信》是世界政治学说史上最著名的经典文献之一。该书的作者是
A.启蒙运动的领袖
B.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
C.是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
D.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749年,法国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出版震动欧洲;法国布封《自然史》开始陆续出版;伏尔泰加盟启蒙阵营,变成人们的精神偶像;霍尔巴赫在巴黎开办沙龙,创建启蒙运动的核心基地;狄德罗因为《论盲人书简》被抓进监狱。这主要反映出
A.自由、法制科学成为启蒙运动政治诉求
B.伏尔泰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精神领袖
C.自然科学知识已成为启蒙运动的科学依据
D.法国已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国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孟德斯鸠认为”荣誉”构成了君主政体的原则,这种荣誉原则一方面使整个社会的等级制度合法化,委求每个人和每个阶层都恪守各自的行为准制和法律权限,另一方面也成为遏制君主权力过分膨胀的有效手段。对“荣誉”理解最恰当的是
A.相互制衡的政府权力
B.遵纪守法的责任意识
C.自由平等的公共人格
D.高风亮节的精神品格
2018-07-15更新 | 552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卢梭认为:“主权既然不外是共同意志的作用,所以就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只不过是一个集合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其自己来代表自己。”据此可知,卢梭意在强调
A.人民主权应该是相对的
B.代议制有其合理性
C.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体
D.公共意志高于法律
2018-06-22更新 | 266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3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
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
C.专制王权已经衰落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
2018-06-09更新 | 7658次组卷 | 115卷引用:贵州省湄潭县湄江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4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他认为没有任何事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质疑自己的父亲和母亲的品行;他论及国王和贵族时态度轻蔑,同时批判言论众多。这反映出他对启蒙运动观念的贡献在于
A.敢于挑战权威B.理性地思考社会发展规律C.倡导平等博爱D.以激进行为唤醒社会良知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近代中西启蒙运动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不尽相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伏尔泰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佛教、道教、喇嘛教都可以自由传道,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他还说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孔子和西方古代贤哲一样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信条,并“提倡不念旧恶、不忘善行、友爱、谦恭”,“他的弟子们彼此亲如手足”。显然,这就是“博爱”的本义,因而也就和“自由”与“平等”的信条息息相通了。

——摘编自高毅《法国启蒙运动中的“中国热”》

材料二中国的启蒙运动则是在民族救亡图存的现实压力下展开的。当时所有中国知识精英几乎有一个共识:“救亡的唯一途径就是启蒙”,而这个启蒙又是(西方)外来的,不是源自本身,这就导致了没有任何实现可能的极端偏执的“西化论”。……把矛头指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也正因为如此,类似于“孝道”“礼教”“男权”“纲常”“名教”等儒家所崇尚的核心价值,就成为五四时启蒙思想家们激烈批判的主要目标。

材料三尽管“启蒙”的批判对象是“具有主宰性地位的传统思想体系”,但“启蒙”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一方面,自古以来,儒学思想始终洋溢着对人的高度关注,而由此展开对人的道德情怀、伦理关切和人文精神的阐发和诉求,这些是儒学现代性的基本内涵。另一方面,儒学的“和谐”“中庸”“仁爱”的价值主题和由此彰显的人文情怀,再次受到关注。

——以上材料摘自李宁宁《启蒙语境中儒学的命运与现代性》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伏尔泰对中国儒学所持的态度,并指出伏尔泰心目中理想的政治模式。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的“启蒙运动”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的主要目的、主要影响、不足之处分别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儒学的现代价值。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东西方对儒学持不同态度的主要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伏尔泰认为:“在这个社会里,既无土地又无房屋的人难道也应该有选举权吗?……当黎民被容许议论(国事)的时候,一切都将毁灭。”这表明伏尔泰
A.强调天赋人权
B.保留社会等级
C.主张精英政治
D.维护私有制
2018-05-10更新 | 467次组卷 | 22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福建省三明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查测试(5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离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绝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一主张
A.奠定了人民主权说的基础
B.体现了社会契约思想
C.反映了议行合一的原则
D.易于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他(卢梭)要求在这个共和国里实行直接民主,在立法工作中,每个公民都直接参加法律的制定,参加法律的讨论和表决.他反对由人民选出的代表来制定法律,他认为在制定法律的工作中,人民的意志是不能被代表的……这个(国家)权利也不应该加以分割,因为人民的总的一直是不能分割的。材料中卢梭的思想核心是
A.主张民主共和制
B.反对代议制民主
C.反对三权分立
D.重视立法的重要性,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