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的启蒙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6 道试题
1 . 卢梭认为科学与艺术是社会腐化的根源,因为当人们热衷于追求理性的完善,追求科学艺术的至高境界的时候,就会把一些最纯粹最基本的德操忘得一干二净。这反映了他
A.对理性主义的反思B.看到代议制的弊端
C.对工业文明的担忧D.主张主权在民思想
2 . 孟德斯鸠特别强调地理因素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土壤和.居住地域的大小,对于一个民族的性格、风俗、道德、精神面貌、法律性质和政治制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一观点有利于
A.反对宗教神学统治B.否定君主政治体制
C.打倒一切外在权威D.宣传分权制衡思想
3 . 伏尔泰曾说:“当你睡到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还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当你若有所思,你有权发表你的一切想法。”这说明伏尔泰主张(     
A.教皇赋权B.天赋人权C.开明专制D.君主立宪
4 . 卢梭在他的《社会契约论》中描述了一种比摆脱强制的自由更高层次的自由。这种自由有着更高层次的利益追求,希望在一个统一的公共社会中享受道德生活的欢娱。个人与社会越融为一体,个人就越“自由”,个人的权利就越有保障。个人有“权利”选择加入该团体。卢梭的主张体现了
A.个人与国家间的契约关系B.个人自由追求利益最大化
C.个人自由凌驾于公共意志D.国家法律约束了个人自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启蒙思想家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他们以生动的文笔,通过戏剧、小说等形式,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下列人物与成就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孟德斯鸠——法国——三权分立B.卢梭——-德国一一人非工具
C.洛克——英国——《论法的精神》D.伏尔泰——法国——君主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伏尔泰认为,承认有一位上帝辅助惩罚人世法律所不能制裁的罪恶倒也是有益于人群的事,但是虚伪的神明观念与现存的罗马教廷带来的狂热与宗教迫害确实造成过累累冤案。该主张
A.引导人们开始关注人本身和现世世界
B.助推伏尔泰成为启蒙思想的集大成者
C.为宗教改革运动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D.体现了资产阶级摆脱宗教束缚的主张
7 .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主权者假如可能具有行政权的话,那么权利与事实就会混淆不清,以至于人们再也弄不清什么是法律,什么不是法律了"。由此可见,卢梭
A.主张权力分立B.强调主权在民
C.反对君主制度D.倡导法律至上
2021-06-24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6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18世纪90年代初,法国国民议会取消监禁专制授权令,否定了家长或家族可不经审讯就将孩子投进监狱的做法;国民议会还规定,由新建立的家事评议庭专司听审父母和20岁以下子女的争讼,21岁的家庭成员不分男女,不再受父权的管辖控制。上述内容体现了
A.个人意志即个人权利B.个人与国家间的契约关系
C.男女的政治地位平等D.家族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
2021-06-12更新 | 11337次组卷 | 77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法国启蒙思想家对中国的看法有很大不同,伏尔泰根据元杂剧改编的《中国孤儿》将中国描绘成一个宗教宽容、君主贤明的理想国度,而孟德斯鸠则从方方面面抨击中国的弊端。二者研究中国的共同目的是
A.为建立民主共和制营造舆论B.为各自的思想寻找依据和佐证
C.达成对中国文化的全面了解D.探寻推翻法国君主统治的对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卢梭认为主权是由公意构成的,公共意志不能被代表,个人的意志只能由自己来表达,况且个别意志或众意也代表不了公意,就算个人意志偶然同公意相同了,也不能冒着被奴役的危险将主权交于个人。这表明卢梭的政治主张是
A.主权是不能被代表的B.反对直接民主制
C.主权是人固有的权利D.实行无政府主义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