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的启蒙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

材料二   马丁·路德说:“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意撤回任何意见。”

材料三   孟德斯鸠指出: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格拉底重视美德教育的背景。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马丁·路德的“意见”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孟德斯鸠、伏尔泰的主要思想主张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18世纪在西方先后出现了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2019-01-0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上蔡县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魁奈十分推崇中国文化。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秀、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文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这足以证明
A.中国文化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产生过影响
B.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
C.儒学主张和启蒙运动的精神相似
D.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评价表达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共同看法
2019-01-08更新 | 111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106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3 . 伏尔泰认为国家负有保障人民的社会地位和自然权利之责,从这个意义上说,统治与被统治之间有内在的相约关系。”伏尔泰这一思想有利于
A.社会成员的平等
B.强化君主的权力
C.实现政治民主化
D.维护平民的利益
4 . “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在组织一个人统治人的政府时……须首先使政府能管理被统治者,然后再使政府管理自身……经验教导人们,必须有辅助性的预防措施。”这反映了启蒙思想家们要求
A.天赋人权反对君主专制
B.人民主权强调以人为本
C.分权制衡防止绝对权力
D.契约精神尊重公共意志
5 . 伏尔泰说:“公民能够使用自己的笔就像使用自己的声音那样,我们中的每一员都拥有这些好处,即用自己的笔向全民族发出声音!”可见,伏尔泰
A.反对封建专制
B.强调思想自由
C.主张社会契约
D.提倡人人平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伏尔泰曾说:“当你睡觉在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还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你不会在半夜三更从你妻子的怀抱里或从你孩子的拥抱中被人家拖出去押入城堡,或流放沙漠;当你若有所思,你有权发表你的一切想法。”这说明伏尔泰主张
A.教皇赋权
B.自然权利说
C.开明专制
D.主权在民

7 .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表格

材料二   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知所从矣。”

材料三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黄宗羲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的儒学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及其核心思想。并依据材料二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儒家思想说在汉代取得独尊地位的主要原因。

(2)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是什么?分析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没有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的原因。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018-11-2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孟德斯鸠不太在意权力是被分成三种、四种还是五种,他更在意的是权力是否守法,是否受限、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孟德斯鸬
A.特别反对权力大于法
B.注重权力之间的制约与平衡
C.是分权学说的创立者
D.特别关注国家权力分配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公意”“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反对封建王权”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伏尔泰
B.卢梭
C.孟德斯鸠
D.康德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