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的扩展、影响与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法国传统派精英一开始认为,启蒙哲人们是前一个世纪的唯物主义者,是自由思想家的平庸继承人。后来,在他们眼里,启蒙哲人的形象变得越来越阴险,越来越政治化。据此可知,启蒙思想(       
A.影响力度逐渐得到提升B.具有较广泛的社会基础
C.符合立宪政体发展需要D.呈现典型的反传统特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涌现出许多思想的“巨人”,下列人物与其主张对应正确的是
A拉斐尔其作品《大卫》被称为“人文主义的宣言”
B伏尔泰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C康德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D亚当·斯密财富是衡量价值的尺度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伊曼努尔·康德,一生没有离开他的住地哥尼斯堡小镇半步,他于该地在1784年9月30日写了一篇题为《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的文章,对启蒙运动的真正含义做了精辟严密的阐述。哥尼斯堡位于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022-03-1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届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选考科目考试方向性模拟检测(1月)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世纪初,教皇被因阿维农,意大利全境解除了教皇的控制,形成米兰、成尼斯、西西教皇国、佛罗伦萨五种政治势力并存的局面。城市商业活动在十字军运动刺激下日益繁荣昌盛;经济的发展又激励了文化的发展。当时意大利人可以说是欧洲最有文化和教养的民族。同时,政治上的严重分裂和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给大量有才干的人提供了舞台。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见编织的,笼罩在人们意识上的中世纪面纱被意大利人首先摆脱

——摘编自张世颖《马丁・路德和人文主义》

材料二 一般来说,人文主义者对经院哲学中的教义神学毫不关心,认为经院神学枯燥无味的繁苹分新和抽象思排,无助于改良教会道德状况和培养人的品德,并将《圣经》与古希腊罗马典籍等而视之,对其内部的救赎信息也不抱以太多的关注。路德则认为经院神学固然在理智上取得了후越功绩,但很可能遮蔽了基督信仰的本质,使信仰逻辑化,无助于宗教实践;重要的是要回到《圣经》中,认为《圣经》乃上帝之道启示的场所,超越了一切人类的文献和文化

——摘编自张世颖《马丁・路德和人文主义》

材料三 人文主义重视人本性的再现,他们排斥上帝,削弱了上帝的作用,他们和启蒙思想家们坚定着同样的信念:如果每个人的能量得到解放,他们的成就是无可限量的。新教徒们坚持禁欲主义,他们认为劳作是人生的目的,是上帝的圣训;他们鼓励财富的合法获取和积累,禁止享乐主义的奢侈消费。

——摘编自杨春苑、李春荣《论西方人文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意大利人首先摆脱了“笼罩在人们意识上的中世纪面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宗教思想和人文主义者思想的异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改革运动对启蒙运动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戏与启蒙运动结合的重要成果是“时装新戏”。改编外国题材、社会时事题材,运用当代形式(舞美、服装、语言等)等讲述救亡、国家的主题,是晚清成曲改良创新新剧的重要方式。所以,戏的“时装”特色只是表面,其核心还是在于“时事”。所以“时事新戏”是“时装新戏”的主要部分。所谓时事新戏,顾名思义,即采用时事题材,反映近时间内发生的重大的富有政治性、社会性的事件,具有信息传播和艺术欣赏的双重价值的戏剧

——钟鸣:《清末民初京剧编演新戏运动及启示》,载《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8期

材料二 1904年8月7日,春仙茶园首演汪笑侬编《瓜种兰因》(又名《波兰亡国惨亡国惨史》)。该剧主要根据《波兰衰亡史》改编而成,是京剧舞台上第一个“洋装新戏”。剧写波兰与土耳其开战,由于内奸的破坏和统治者的妥协,兵败乞和,丧权辱国,从而揭示不爱国之恶果”。汪笑侬的《党人碑》《哭祖庙》《受禅合》《瓜种兰因》都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成为近代京剧改良运动的代表性剧目”

——邵璐璐:《辛亥革命前后京剧界的新变化》,载《历史教学》2011年第22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时装新戏”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传统戏曲相比“时装新戏”的特点。
2022-01-2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秦慕阳同学以”思想的力量”为主题对近代西方思想解放进行探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对“人”进行了广泛的论述,赞扬人性、人的卓越能力以及人在改造世界方面的作用。人的自我创造,人的自由意志等一系列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也纷纷被提了出来。神的作用、神的权威隐退到了一个次要的位置。讴歌人的价值、尊严和力量成为这一时期的共同目标。

——摘编自王小侠《西方文化史论》


材料二 经过长期的经济政治发展和民族意识和熏陶,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德意志民族主义思潮达到了历史上第一个高峰。此时发生的宗教改革是德意志人为民族利益反抗民族敌人的政治斗争。推翻罗马教廷统治,争取民族教会独立是它的主要内容。德意志民族同罗马教廷矛盾日益激化,是它爆发的主要原因。

——摘自修海涛《德国宗教改革的起因》

材料三 启蒙运动部分思想主张逻辑示意图

中世纪启蒙时代
国家权力起源君权神授社会契约论
主权归属主权在君(①)
权力分配君主专制(②)
人权学说等级特权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据岳麓版、人教版、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3整理

对法国来说,启蒙思想培育出整整一代革命家。在未来的革命中,几乎所有政治派别的活动家都是在启蒙思想影响下。同时,启蒙学说也通过各种途径甚至民间说唱艺人的演唱,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播开来,极大地启发了人们反封建意识,为未来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材料一体观出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潮是什么?指出材料地图中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写出字母),并说明发源于此地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德意志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
(3)结合所学推断材料三①②处应该分别填写什么?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欧洲启蒙运动的主要影响。
2022-01-04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从“人的眼光”出发,以“天赋人权”为中心,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旗帜,凭借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等提出了“主权在民”“主权为民”等政治主张,向封建专制制度、教会展开进攻,其批判的深刻性超过了以前的荷兰、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他们从人类普遍理性出发,主张人们自然的平等和人人在法律面前的平等,从伏尔泰、孟德斯鸠到“百科全书派”,都承认人天生是平等和自由的,人的天赋能力是平等的,也承认政治生活中人们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

——摘编自胡燕《法国启蒙思想与新文化运动》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等同于一场国民性改造运动,它要解决的是“立人”的问题。19159月出版的《新青年》杂志从创刊之日起,长期刊出一页《社告》,开宗明义便说:“本志之作,盖欲与青年诸君商榷将来所以修身治国之道。”这个修身治国之道,就是新文化运动的基本诉求,它说明新文化运动的立足点是改造国民性……李大钊同样把塑造新国民的任务放在了青年身上。他在《青春》《晨钟之使命》《青年与老人》等文中,以不可遏止的热情表现了他迫切要求青年以青年之朝气创造“青春之中华”的强烈愿望。

——摘编自周玉萍《新文化运动中启蒙思想家改造中国国民性思想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启蒙思想的政治主张及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法国启蒙思想相比,中国新文化运动有何不同及形成不同的原因。
2022-01-04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宗羲认为封建君主的“一家之法”并非“天下之法”,而“天下之法”应“藏天下于天下者也”。天下之人完全可据“天下之法”而评论天下大事,作为知识分子集中的学校,更是义不容辞。黄宗羲一边大声疾呼“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一边又郑重地提出天子、郡县官等都要定期到学校,“入弟子列”恭听由学校所代表的“民意”。在一定意义上,将各级政府置于某种范围的“民间”舆论监督之下。由此,黄宗羲进而申言“贵不在朝廷、贱不在草莽”,政府应鼓励“四方上书言利弊”。这样,言路广开,“民意”上达,自由评议受到重视,国事民情统为一体,政通人和就相辅相成了。“公其非是于学校”,为进步思潮之勃兴亮出了鲜明的旗帜。

——摘编自罗华庆《略谈黄宗羲“公其非是于学校”的思想》

材料二   孟德斯鸠明确指出,只有人民才可以制定法律,封建君主言出即法“是一种恶劣的立法方法”。立法权由人民集体享有,这在大国是不可能的,在小国也有许多不便。他同时认为人民是根本不适合于讨论事情的,人民必须选举自己的代表组成议会-立法机关,立法工作才能完成。孟德斯鸠认为不应该广泛地从全体人民中选举立法机关的成员,而应在每一个主要地域由居民选举代表一人。“人民对自己城市的需要比对其他城市的需要了解得更清楚;对邻居的才能比对其他同胞的才能判断起来要正确得多。”孟德斯鸠认识到,已接受选民一般意志的代表在立法期间不必每件事情都要再接受其选民的特别指示。若事事征求选民的意见要以无限的拖延为代价,结果得不偿失。

——摘编自李建华、周建民《法的精神与法的规则-孟德斯鸠立法思想初探》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黄宗羲和孟德斯鸠限制君权思想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18~19世纪黄宗羲和孟德斯鸠限制君权思想在中国和西方的遭遇,并分析造成黄宗羲相关思想这一遭遇的原因。
9 . 在启蒙学派那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已具体化为人的“自由、平等、博爱”等内容,而这种政治经济上的人权要求迫切需要理性加以论证,要求获得法律上的保证。由此可知启蒙运动
A.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进行B.促进了自然科学迅速发展
C.沉重打击了罗马教廷特权D.复兴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2021-12-08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实验中学(西校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在17世纪之前,无论是文艺复兴还是宗教改革,基本上都属于“向后看齐”的,文艺复兴“言必称希腊”,宗教改革则要回到原始基督教的信仰中去。而此后发生的启蒙运动则指向未来。这一变化
A.激发了社会变革B.确立了信仰自由
C.推动了工业革命D.建立了现代民主
2021-12-04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