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的扩展、影响与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并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二   “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路德选集》

材料三   1762年发表的《社会契约论》是他的政治思想的代表作。他对法国的专制制度进行了更加严厉的批判,君主制本身必然导致君主的昏暴;主张建立以社会契约为基础的民主制国家,主权属于生而自由平等的全体人民。

——王怀兴《世界文化简史》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主张,并指出这些主张所体现的精神。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路德“正道”的内涵及其作用。
(3)材料三中“他”的政治观点对近代一些国家的政治革命和制度构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任选其中一个观点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康德在《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中说:“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康德在此
A.推崇理性的思想解放运动B.强调了自由就是天赋人权
C.指出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D.批判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
17-18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名校

3 . 西方人文主义历经了不同的发展阶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

——普罗泰格拉《论真理》

材料二

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三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的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

——摘自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请回答:
(1)材料一属于古希腊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说明拉斐尔、路德两人思想的相似之处?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简述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历史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阶段特征。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材料二   18世纪的启蒙运动就是一群勇于去探索未知的知识分子的运动。……既然艾萨克•牛顿可以借助理性发现规定着自然世界运动的自然法则,那么启蒙知识分子们也可以运用理性来发现那些规定着人类社会的法则。这种信念反过来激发他们通过理性谋划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渴望。

——杰克逊•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三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启蒙知识分子们批判锋芒直指的对象?孟德斯鸠“通过理性谋划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代表性思想成果是什么?
(3)概括材料三的基本观点有哪些?概括其共同精神。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宋代的书院对学生们的德行修养十分看重,在士大夫们对“不教而择人”的科举制度的批判中,书院成为理学家们追求实现理想教育的场所。理学家们重视崇高的精神境界,讲究节操,舍生取义,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德育观念。书院在为国培养贤才方面,是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的,要求学生德智双修。学生广泛阅读书院提供的儒家经典学说、理学著作、历史典籍、诗词歌赋等,在阅读过程中反省内心,健全人格。……宋代书院历来培养的杰出学子最后都会为朝廷效力,但更多是的投入州县之学、地方书院作为地方教育、教化民众的庞大力量,在当时书院能培养这种综合型人才也是相当值得嘉奖的。

——摘编自赵然《书院德育的当代价值研究》

材料二17世纪以后,资本主义道德学说在英国流行,提出解决道德和利益的关系以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等道德的基本原则。1801年,英国下院通过《学徒工健康与道德法案》,明确规定,必须保证学生学习初步的读写算和宗教知识,也要接受培养勤奋习惯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强制性的,并且是劳动条件之一。”……19世纪中期以后,构建了“培养理性公民”为目标,以“知识、情感、能力”为内容,以“从做中学”、间接引导为方法的德育思想理论,对英国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的解决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高雅珍《西方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德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书院和英国德育思想的不同。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之《哈姆雷特》

材料三   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智者学派的核心主张。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对这一主张有何发展?
(2)材料二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哪一核心思想?请列举能反映这一思想的文学作品及其作者。
(3)材料三中的“这些哲人”掀起了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相比,他们宣扬的思想主张有何进步之处?
(4)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三反映的这两场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本质是什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英国哲学家罗素给启蒙运动下了一个很简洁但也很中肯的定义:“启蒙运动本质上是对有独立见解的知识活动的价值重估,其目的完全是为了在以往一直黑暗的地方散布光明”。这说明启蒙运动
A.重视知识价值反对天主教的愚昧思想
B.宣扬理性主义反对思想禁锢
C.其主要目的是驱逐天主教的黑暗
D.要求人们有独立的精神
8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运动,其历史作用的共同点
A.发展了人文主义
B.否定了宗教的作用
C.抨击了封建制度
D.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在启蒙运动中始终有两种声音,一种是以伏尔泰为代表,其1756年在《风俗论》这部著作中,第一次把整个中国文明史纳入世界文化史之中。借助中国,借助孔子,启蒙思想家们吹响了摧毁中世纪思想的号角,从而推动了18世纪法国“中国热”。
另一种声音是以孔多塞为代表,1793年在其《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中国成为与进步对峙的“停滞的国家”,对中国也从赞扬变为了批判。
上述材料反映了启蒙运动时期关于中国的两种不同认识,选择其中一种声音,概括其观点并说明其形成的历史原因。(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谨、结合史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