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四大发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据学者研究:尽管唐后期已经有了印刷术,但并不普及,少量地用于佛经和历书。因此,唐基本是一个手抄本的时代,与印刷术开始真正普及的宋相比,对书写的依赖强度更高。这一论述可以用于说明(     
A.活字印刷发明的历史意义B.唐代书法特色的形成原因
C.尊道崇儒礼佛的文化政策D.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
2023-03-02更新 | 259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大发明之中,造纸术发明的时代最早,并且《后汉书》中有明确的记载,由此后人多认为造纸术是在东汉开始发明的。然而,20世纪7080年代在新疆、陕西、内蒙古、甘肃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都发现了西汉植物纤维纸片。特别是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纸片,上面有黑色线条,一些学者认为它是一张西汉地图的残片。这样,关于东汉造纸就有了新的看法,一般认为东汉时是有人改进了造纸术,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原料领域,使得纸的产量、质量均有明显提高,因此被誉为网“造纸技术史上一项重大的技术革命”。……纸与造纸术的流传,大大改善了文化传播的条件,尤其是推动了西方文明的进步。西方学者评价说:“纸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为过。”从这个意义上讲,“世界受纸的恩惠要比受许多更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

——据袁行霈主编的《中华文明史》(第二卷)整理

材料二   核武器和导弹试验成功,这两件大事都发生在(20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在当时那种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取得震惊世界的成就,几乎是人们难以想象的事情。它是许多优秀的科学家、技术人员、职工和解放军战士怀着高度的爱国热情和自我牺牲精神,在中央强有力领导下完成的。二十四年后,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下册)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东汉出现的“造纸技术史上一项重大的技术革命”,并用一句话说明天水放马滩等地发现残纸文书的学术价值。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十四年后邓小平在科技方面提出的重要论断,并分析这一重要论断提出所具有的时代意义。
2021-05-17更新 | 29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届高考压轴卷历史试题(北京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为宋代雕版书籍价格变化曲线图。据如图推断,宋代
A.雕版印刷术助推文化发展B.书籍的排版技术大为提高
C.市民阶层对文艺追求强烈D.印刷术得到民众普遍关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民国书画名家王修在《版本述》中说:“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佛经以诵讽供养者众,故亦先有雕板。”这说明
A.民众需要影响印刷内容选择B.儒学复兴影响雕版印刷发展
C.佛教盛行推动雕版书籍出现D.市场需求引发雕版技术革新
2020-10-14更新 | 152次组卷 | 34卷引用:湖北省黄冈中学2017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宋元明时期,过去主要由国家政权支持的修史事业平民百姓也力所能及,私人修史开始成为一种风气。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B.科举制提高文人素质
C.文化传播方式的进步D.政府思想控制的减弱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盛唐时期发明的雕版印刷术是中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学术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雕版印刷术发明大约在7世纪,《陀罗尼经》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868年印刷的《金刚经》是目前已知的标有最早年代的雕版印刷品。这一印刷术的发明,使书籍得到大量出版,且每一部书籍都可以拥有大量读者,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手抄本书籍很少,只在达官贵人、上层领域中流传的状况,使读书人越来越多。宋代时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这种泥活字极易破碎。后来出现的木活字易变形,金属活字着墨性差且价格昂贵,活字印刷始终未能取代雕版印刷的地位。直到1839年西方英国传教士将西式的铅字印刷传入中国,最终才取代了雕版印刷术。

——摘编自许正文《论中国古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革新》

材料二 在中世纪西欧,各国教会和贵族垄断了唯一的书面信息生产方式——手抄羊皮纸,其原料不易获得、复制慢、容量小。纸张在14世纪初才基本取代羊皮纸。中国的雕版印刷13世纪传入欧洲,最初主要用于印制宗教版画和赎罪券。1457年,在莱茵河畔的美因茨,两个德国人使用金匠古登堡发明的活字印刷机,金属字钉是由铅、锡、锑等金属熔铸而成的合金,并用适于金属着墨的脂肪性油墨取代中国人使用的烟墨,印刷质量得到提高,配套的印刷机械也使排版较为简易。此后不久,美因茨受到战火冲击,当地印刷工人流散到德意志和西欧各地,印刷活动开始蓬勃开展。到15世纪末,欧洲的印刷书籍达到1500万——2000万册,活字印刷占据了绝大部分。

——摘编自董子凡《古代中国缘何未推广活字印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雕版印刷术兴盛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活字印刷术在西方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过去的10000年里,特别是在过去的300年里,人类历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更迅速、更具本质性的转型,跨越了一道全新的门槛,步入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由于我们生活于此种转型中间,很难清楚客观地看出其特点。因此,在描述这种转型时我有意贴上了一个含糊的标签:“现代革命”。

——据(美)大卫,克里斯蒂安《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


根据材料,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以距苏联解体这一历史事件为基点,以1000年或300年做为观察历史的时间尺度,历史视野呈现出很大的不同。请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材料中历史时间轴上的一个时间尺度,说明你对“现代革命”的理解。(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824年,元稹为白居易诗集作序,说道:“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街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该材料说明
A.雕版印刷术应用范围扩大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官营雕版印刷业技艺高超
D.雕版印刷进入了黄金时代
2019-01-07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9届高三学情调研(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城市生活的发展、中产阶级的成长,也许还有印刷术的传播,均有助于推动中国东南城镇之公共教育和私人教育的繁荣。这自然而然地会增加参加官方科举考试的考生数量,而通过这种考试,官僚机构吸收了新的成员,统治阶层也获得了新鲜血液。……另外还有一些通常设在山林幽静处的私人书院。从1l世纪开始,官学已不再只向贵族和高官的子弟开放。而到了11世纪末叶,在朝臣的奏议下,各路均开设了县学和乡学。再有,朝廷南渡至此之后不久,原来设在北宋首都开封府的3座高等学府亦迁至杭州,它们是太学、武学和宗学。除此之外还开办了医学。……尽管太学所收的学生最多,但它仍可被当成其他学府的样板。医学相形之下是最少受重视的,所以同期的医学学生不超过250名或300名,学官也只有4位。上述学府每3年招生一次,入学考试竞争激烈。

——摘编自(法)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材料二从江户时代后期到明治维新,在社会急剧变革之中,阶级斗争日益尖锐,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愈加激化。1871年,岩仓使节团赴欧美考察,痛感培养人才是根本大计。随之,教育改革开始。明治政府为了推行教育改革,首先确定了改革的方针和政策。1870年2月,仿照欧美学制,第一次制定了《大中小学规则》,建立大学、中学、小学的近代学校体系。1871年7月,设立统辖科学文化事业的文部省。1872年8月,文部省颁布第一个教育改革的重要法令-《学制》。明治政府为抓教育改革做了大量工作,其他任何一项改革无法同教育改革相比。在经费上给予很大支持。此外,明治政府还聘请大量的外籍教师帮助工作,又不断派人到海外学习。

——摘编自浙江大学日本研究所《新编日本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宋教育变革的原因以及其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概括近代日本教育变革的特点,并分析近代日本教育变革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2018-06-03更新 | 271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省级联考】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猜题卷文综历史试题2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宋以后书籍传于后世的,其数量规模远非唐朝以前可比。这主要是因为
A.商业经济的繁荣
B.教育事业的发展
C.政治体制的改革
D.科学技术的进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